“黨建領航、企業揚帆”,“統籌融合、創新驅動”。正是秉承這樣的理念和思路,壽蜀園區黨工委堅持將黨的建設與園區高質量發展深度融合,高標準建設黨建陣地,高起點打造黨建品牌,在“紅色引擎”推動下,一個“產城融合、宜業宜居”的現代產業新城正拔地而起。
健全工作機制,激活“紅色”動力
壽蜀園區結合實際,構建以黨工委為核心,非公綜合黨委和共建支部為支撐,黨建工作站和非公黨群服務中心為依托,黨建指導員和黨支部書記為骨干的領導、管理和服務機制,做到非公黨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實,形成了上下貫通的園區黨建工作體系。目前,園區共有基層黨支部14個,黨員104名,其中非公企業黨支部13個,企業黨員65名,實現了組建率和黨建工作覆蓋率兩個動態百分百。
為發揮非公企業綜合黨委職能,壽蜀園區落實日常督導、隨機調研、現場觀摩、互學互促等制度,及時發現薄弱環節,推動問題整改。深入落實非公企業黨建領導班子聯系點包聯制度,各聯系點領導采取“一線工作法”,每月至少2次定期或不定期深入聯系點聽取黨建工作開展情況,聽取意見建議。非公企業黨建指導員每周至少聯系企業1次,每月至少深入企業1次,了解企業黨建工作情況,幫助解決企業員工家屬入職、子女入學等問題。同時,把企業是否支持重視黨建工作列為推薦“兩代表一委員”、“評先評優”的前提條件。
建設黨建陣地,營造“紅色”氛圍
壽蜀園區建設了集黨員教育管理、企業聯絡服務、職工群眾活動、工作展示交流于一體的多功能、開放式、公益性的非公企業黨群活動服務中心,中心設有服務大廳、圖書館、書記談心室、會議室、室外活動區等場所,建筑面積達500平方米。同時,園區還對接牽手合肥市圖書館,在服務中心設立全省首家跨市合作共建圖書館——合肥市圖書館壽蜀分館(蜀郢書院)。分館內有藏書3000余冊,建有現代化電子借閱設備,可辦理合圖通用電子借閱卡。目前,中心已正式投入使用,通過引入第三方社會組織和合肥市圖書館學會進行項目化運作的方式,做到服務中心各類活動常態化、規范化、制度化。
通過整合園區黨建和企業黨組織資源,壽蜀園區發揮黨建工作指導站職能,形成了黨組織建設、黨員發展管理、黨組織活動等統一推進格局,解決了過去企業“不愿抓”“沒人抓”“不會抓”黨建、企業黨建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使園區黨建更有針對性、系統性和實效性。依托非公黨群服務中心陣地,園區還成立了黨員志愿者服務隊,以企業和企業職工群眾為重點服務對象,廣泛開展長期的、有針對性的服務活動,幫助解決實際問題。為推動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園區還與燃氣、銀行、醫院、學校等公共服務機構黨組織結對共建,通過聯合開展活動等,改進組織生活、豐富黨建內容、服務園區發展。
創新活動載體,點燃“紅色”引擎
園區制定年度培訓計劃,通過集中上黨課、召開專題會議等形式,邀請各類專家學者解讀方針政策、研判經濟形勢,與園區企業家共商園區發展。除常規教育培訓工作外,今年,園區先后邀請了財經學者王國進博士就當前若干熱點經濟問題進行了評析,邀請省委黨校副教授張曉亮以中國共產黨艱苦卓絕百年奮斗史、解讀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為主題開展專題講座等,進一步提高了思想認識,凝聚了發展共識。
同時,認真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通過豐富多樣、貼合實際需求、體驗互動式的活動內容,服務園區企業的黨員、職工和小區居民。園區還舉辦銀企對接會,為園區企業搭建平臺,幫助企業用足用好各類信貸產品和金融扶持政策,推動政銀企合作不斷深入。
發揮示范作用,凝聚“紅色”力量
壽蜀園區大力開展非公黨建“紅領”基地創建活動,培育藍訊電子、啟格包裝、金誠車輛等非公企業作為黨建工作示范點,以點代面,擴大黨建工作先進面。2018年,藍訊支部就獲首批全市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示范點。去年,藍訊支部又榮獲全市互聯網行業先進黨組織和縣級非公黨建“紅領”基地。恩美、啟格和金誠支部也先后榮獲縣級“雙強六好”非公企業黨組織。在園區黨員和優秀青年中發展志愿者,成立安全巡查、圖書服務、疫情防控等服務隊,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發揮黨員先鋒在各項工作中的凝聚力、戰斗力。
園區還堅持以黨建帶工建,做好入園企業工會組織覆蓋和工會作用發揮工作,通過組織籃球邀請賽、“四季送”等活動,以激情留人,以溫情留人,凝聚職工群眾。堅持以黨建帶婦建,通過開展健康體檢、知識講座等加強對女性職工的關心關愛,打造黨聯系婦女群眾的堅強陣地和溫暖之家。
“凝聚紅色力量,助力企業揚帆,推動園區發展”的非公黨建良好格局正在壽蜀園區逐步形成。(記者 賈 靜 通訊員 宋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