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經濟發展高質量,在規劃管控上求突破。
立足改革創新高質量,在用地審批上再提速。
立足城鄉建設高質量,在土地供應上強保障。
全市“高質量發展,我們怎么干”大討論活動開展以來,作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重要要素保障部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系統迅速響應,堅持向內深挖潛,將“向時間要效率、向服務要質量”體現在規、批、補、供、用、查自然資源要素保障各個環節。
上接天線下接地氣,規劃龍頭引領作用更充分。在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初步成果基礎上,加快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進度,加強與市級“十四五”規劃對接,與合肥、蚌埠規劃對接。目前,市級規劃初稿已征求縣區、市直部門意見,完成對全市重大項目的梳理,形成城鎮開發邊界初步方案并上報省自然資源廳。
優化流程依法審批,用地審批效率再提速。做好承接省政府委托審批權工作,擬定“承接審批權工作方案”和“承接審批權工作實施細則”,從建立制度、明確職責、優化流程等方面制定詳細措施。審批權下放后,通過優化審查、審批流程,涉及事項的審批周期從原先的1年左右可縮短至6個月。目前,我市已完成“承接審批權工作方案”和“承接審批權工作實施細則”制定工作,并啟動審查第一批建設用地報件,各方面承接審批權準備工作處于全省前列。
“占一補一”“占優補優”,城市發展空間再拓展。序時推進永久基本農田核實整改補足工作,上半年完成驗收新增耕地1100畝;實施土地整治項目,新入庫2020年項目37個,面積7428.414畝;完成新系統省級補錄項目102個,耕地面積9035.95畝,其中水田7899.87畝;完成部級整改項目1個,2020年省級督查整改項目8個。
分類保障節約集約,土地供應力度再加強。上半年,全市完成7個項目,648畝建設用地項目初審、預審和規劃選址工作。經省政府批準增減掛鉤6個批次,批準指標1351.6畝;驗收7個批次,歸還掛鉤指標1998畝;取得省政府批準批次用地25個3438.9215畝;辦理臨時用地25宗,面積2815.965畝。處置閑置土地33宗,2707.8畝;處置批而未供土地883.8畝。上報建設用地10個批次(項目)732.2205畝。全市出讓各類建設用地110宗、面積3670.57畝、出讓價款253057.6148萬元。編制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53個,市轄區32個,總面積2.86萬畝,其中擬征收1.32萬畝;縣級21個,總面積3.3萬畝,其中擬征收1.06萬畝。
嚴格執法監察,違法用地管控再加力。開展動態巡查1872次,發現違法違規線索2個;開展非法開采山石資源專項巡查7次;立案查處土地違法案件10宗,退還土地40.1畝,沒收建筑面積0.87萬平方米,依法收繳罰沒款24.0022萬元。(記者 周瑩瑩 通訊員 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