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
|
|
|
|
|
|
|
|
 
首頁 > 解放思想大家談 > 初心不改力度不減腳步不停廣袤沃野繪“振興”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協同創新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縣區傳真
 我市開展“質量月”專題宣傳咨詢活
 潘集區構建基本養老保險立體化宣傳
 鳳臺縣多措并舉推進“鳳糧入川”
 八公山區扎實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
 毛集實驗區招商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
 田家庵區“春風行動”突出精準扶貧
 八公山區全力應對H7N9疫情防控
 謝家集區成功搗毀一處食品加工黑作
初心不改力度不減腳步不停廣袤沃野繪“振興”
【字體: 】 發布時間:2021/7/19 8:37:41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訪市委副秘書長、市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局長賈俊

“淮南市鄉村振興局是伴隨‘高質量發展,我們怎么干’大討論活動向縱深推進而新成立的新單位,在我們單位深入開展大討論活動,是‘重整行裝再出發’的涅槃重生,是‘宏圖展望心潮漲’的思想解放,是‘奪秒爭分競上游’的擔當干勁。”市委副秘書長、市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局長賈俊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

認清形勢,才能方向正確。賈俊說,2020年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后,“三農”工作重心轉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應根據形勢的變化,把政策取向和著力點逐步轉移到鄉村振興上來,由攻堅戰轉為持久戰,由脫貧攻堅的突擊性、特惠性、局部性,轉為鄉村振興的漸進性、普惠性、整體性,在工作體制機制、職能配備、工作思路、工作方法等方面都要調整,向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聚焦發力。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前提,是要有一個高標準的目標。賈俊說,瞄準目標,才能有的放矢。具體到鄉村振興領域,就是要樹立“跳起來摘桃子”的思想,給自己立下遠大而又具體,振奮而又務實的目標:即到2025年,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鄉村振興全面推進,脫貧地區經濟活力和發展后勁明顯增強,鄉村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進一步提高,農村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扎實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取得顯著進展,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不斷加強,農村低收入人口分類幫扶長效機制逐步完善,脫貧縣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鎮居民。到2035年,脫貧地區經濟實力顯著增強,鄉村振興取得重大進展,農村低收入人口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城鄉差距進一步縮小,在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明晰短板,才能力量集中。賈俊表示,做好鄉村振興工作,還面臨著不少問題和困難:一是與脫貧攻堅相比,鄉村振興涉及到所有農村、所有農民、所有農業,所以它的要求人群目標范圍是全局性的整體性的,面臨的目標人群的數量更大、難度也更大。二是與脫貧攻堅相比,鄉村振興的任務更多,區域間更不平衡。由于歷史欠賬和自然條件等原因,部分貧困地區特別是行蓄洪區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總體水平相對滯后,基本醫療服務水平有待提高,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任務仍然較重。三是與脫貧攻堅相比,對農村地區經濟發展要求更高、更需可持續。不可否認,為了解決一些深度貧困問題,脫貧攻堅戰中采用了一些超常規幫扶舉措,產生了一定的幫扶效果,但長遠來看,他們的穩定的高質量的脫貧仍面對市場經濟中必然存在的障礙和風險。

賈俊說,“干”字為先,才能推動發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礎,也是實現農村高質量發展的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堅決守住防止規模性返貧的底線。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根據監測對象的風險類別、發展需求等開展針對性幫扶,定期集中研判規模性返貧風險隱患,研究制定應對措施,確保不返貧、不致貧,確保脫貧成果經得住人民和歷史檢驗。與此同時,我們要圍繞鄉村振興“20字”要求,分門別類做好銜接工作:要以“產業扶貧”為抓手,重點在“育強主導產業,壯大龍頭企業,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業多功能開發”上著力,推進與農村“產業興旺”的有效銜接;以加強“雙基”建設為抓手,全面整治農村村莊環境,推進與農村“生態宜居”的有效銜接;以精神文明建設為抓手,用好農村各種傳統文化資源,推進與“鄉風文明”的有效銜接;以加強農村治理為抓手,充分發揮好鄉村黨組織的作用,發揮村民協商議事機構作用,豐富村規民約內容,推進與農村“治理有效”的銜接;以現行支持政策穩定為抓手,通過發展集體經濟、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和低收入群體充分就業、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等多種途徑,推進與農村“生活富裕”的有效銜接。(記者 張靜)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利辛县| 朝阳市| 方正县| 湛江市| 诸暨市| 方城县| 兖州市| 泾川县| 甘泉县| 太康县| 西乌珠穆沁旗| 永州市| 白城市| 民勤县| 临清市| 宁河县| 慈溪市| 孟村| 闽侯县| 嵩明县| 嘉荫县| 梅州市| 贡嘎县| 疏附县| 白城市| 墨玉县| 汤原县| 陇南市| 前郭尔| 勐海县| 盐城市| 宕昌县| 翼城县| 红原县| 渑池县| 商洛市| 揭西县| 扶风县| 富川| 乌兰县| 花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