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場關系社會民生,是市民“菜籃子”商品供應的主要場所,同時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體現著城市的文明程度。菜市場文明創建是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創建工作的一個重點和難點。7月13日,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來到八公山區新莊孜菜市場,看一看這里的環境衛生、市場秩序等文明狀況。
不文明現象一:車輛亂停亂放,占據消防通道
7月13日上午11時許,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來到位于八公山區建北路佳城國際廣場北側的新莊孜菜市場。據了解,新莊孜菜市場于2016年投入使用,2018年前后又進行了提升改造,設施修繕。
新莊孜菜市場屬于室內菜市場,蔬菜區、水果區、干貨區、熟食區、自產自銷區等位于二樓,水產區、活禽區位于地下負一層。在菜市場南側,有一條通往二樓的斜坡通道,通道口上方,“新莊孜菜市場”六個綠色大字十分醒目。通道內,張貼有多塊文明宣傳的公益廣告。記者看到,這是一條“老年人通道”,并醒目寫著“禁止一切車輛出入,如有意外,后果自負”字樣。不過,記者在走訪期間看到,這條通道成為很多車輛上下樓的“便捷通道”。
記者來到二樓后,在二樓菜市場內轉了一圈看到,菜市場內存在車輛亂停亂放的情況。有的兩輪電動車停放在攤位旁,有的三輪自行車、電動車停放在拐角處,有的三輪摩托車停放在通道上。據市民介紹,這些車輛很多都是從斜坡通道進入的。
在菜市場東邊有兩個樓梯通道。其中一個在靠近公共衛生間的樓梯通道上,樓梯間停放著一輛紅色的三輪車,將通道占去一半,而三輪車后面裝滿了物品。而該樓梯口一扇長滿霉斑的防火木門上還張貼著一張紙,上面寫著“消防通道內禁止大小便,違者處罰!”另一個在靠近電梯的樓梯通道上,樓梯內比較黑暗,沒有照明,且通道被一輛三輪自行車安全占據。三輪車上堆滿物品,旁邊還堆放著泡面盒等雜物。安全出口的指示燈也已脫落,貼著墻面懸吊著。
不文明現象二:垃圾亂扔不入桶,水池內臟污不堪
垃圾亂扔亂倒成為很多菜市場存在的一大不文明現象。記者看到,新莊孜菜市場也不例外。上午11時25分,記者看到在菜市場東北角擺放著兩個垃圾桶,一個寫著可回收垃圾,一個寫著不可回收垃圾,而在垃圾桶外的地面上卻扔著一些白色塑料袋等垃圾。在該垃圾桶東邊有一處水池,水池內外也臟污不堪,三個白色塑料桶放置在水池內,而水池內傾倒著一些垃圾。據附近一位經營戶介紹,水池里的這些垃圾,都是其他經營戶連同臟水一起倒的。
變質爛掉的蔬菜要扔掉、水產魚類要去鱗、活禽宰殺要去毛……因此,菜市場是容易產生垃圾的地方。在市場內,記者看到,并不是每個攤位都配置有垃圾桶,而是經營戶在開市前和休市后集中將產生的垃圾清理到攤位外,有市場保潔員統一清掃。據一名保潔人員介紹,大多數經營戶都比較配合,不亂扔垃圾,倒是有一些前來買菜的市民不注意,挑選菜時,將不要的菜葉隨手扔到地上。該保潔人員表示,雖然一直在不停地打掃,但還是沒一會兒又臟了,她希望市民不要亂扔垃圾,共同營造良好的菜市場購物環境。
不文明現象三:污水往樓下倒,地面有積水
據了解,市場內設置有服務臺,不過上午11時許,記者并沒有看到服務人員。在服務臺后面的墻面上,張貼有《市場管理制度》《市場衛生管理制度》《食品安全日常檢查制度》《菜市場經營管理規則》等規章制度。其中,《菜市場經營管理規則》詳細規定了市場公共環境規范和市場各攤位經營秩序管理規范,要求無占用公共通道經營現象,無在公共通道上停放車輛現象,公共通道、垃圾箱周邊無垃圾堆放現象,垃圾及時清運,公共通道上無積水、無油污,攤位整潔無污清、小廣告……
上午11時33分,記者看到,在菜市場西北側有一個水池,水池邊上流著一地污水,而水池內被倒著各種垃圾,有西瓜皮、廢紙、塑料袋等,看著令人作嘔。
在市場內有兩處天井,記者看到,天井內被扔了塑料袋、煙盒、泡沫盒等各種垃圾。上午11時22分,記者看到,一位女性經營戶從二樓往天井內直接倒臟水。
在菜市場通往二樓的斜坡通道與樓梯相接處,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看到有滴水的情況發生。據經營戶介紹,在下大雨或者連續下雨天,該處會出現漏水的情況,造成地面積水,影響市民購物,也影響周邊經營戶經營。
在位于地下負一層的水產區、活禽區,記者看到,總體比較干凈整潔,規范有序,沒有污水亂倒亂排的情況。(記者 張明星 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