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毛集實驗區工委書記胡林娜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全市上下深入開展‘高質量發展,我們怎么干’大討論活動,這不僅解決認識論,讓我們做好發展的‘判斷題’,更給出方法論,讓我們做好發展的‘實踐題’。”毛集實驗區工委書記胡林娜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
胡林娜告訴記者,高質量發展是中央審時度勢做出的戰略部署,是市委市政府響鼓重錘推進的重點工作。放眼全省,緊迫感撲面而來,“合肥速度”“滁州模式”,帶來的是思想震撼,更是發展考量。審視自身,毛集實驗區還存在發展不快、發展不足、發展不優等問題,發展層次和發展質量均需不斷提升。當前必須緊密結合黨史學習教育,重點圍繞“六比六看”“五破五立”“四個一流”開展大討論,大力破除“舊思維”,挑戰“潛規則”,突破“老框套”,在破立結合中解放思想,在知行合一中擔當作為。
胡林娜說,必須加強“進”的決心,讓實驗區氣質更佳。毛集實驗區要放寬視野,聚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淮河生態經濟帶、合肥都市圈和皖北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等區域發展戰略,咬定高質量發展不放松。一要形成高質量發展的干事氣場。加強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完成靖湖路、站前路延伸工程等縣域道路建設,園區提升擴容新增企業12家,加快推進先進制造業產業園、御泉灣溫泉小鎮、毛集實驗中學擴建、毛集人民醫院與市人民醫院醫聯體建設,比學趕超的氛圍日益濃厚。二要形成高質量發展的能力考場。毛集要發展,根本在思路,關鍵靠干部。對照高質量發展任務書,找準經濟發展的增長點,謀準轉型發展的突破口,激發廣大黨員干部抓項目、補短板、強弱項的澎湃動能。三要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項目戰場。“十四五”期間,毛集實驗區謀劃項目136個,總投資546.9億元。圍繞文化旅游、食品加工、電子信息、機械制造、輕工紡織等主導產業,全力以赴推動“雙招雙引”。積極促進藍城集團與焦崗湖影視城合作打造焦崗湖影視小鎮。
胡林娜說,必須加大“調”的力度,讓實驗區顏值更高。高質量發展,其時已至,其勢漸成。近年來,毛集實驗區文旅產業、戰新產業發展較快,但經濟增長受煤炭市場影響較大,穩定性差,抗風險能力弱。當前,轉型發展是實驗區必須打贏的一場硬仗。一要跳出煤炭產業的“路徑依賴”。大力發展文化旅游等非煤經濟、民營經濟、園區經濟,力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跟蹤洽談暖通產業園、跨境電商產業園、汽車產業園、眼鏡文具產業園項目。實施鄉村振興,打造現代農業科技示范產業園。二要謀求新興產業的“合作分工”。切實增強與長三角、合肥都市圈溝通對接的積極性、主動性,加快基礎設施、開放合作、公共服務等領域一體化進程。目前已建立合作事項8個,通過掛職學習加強與浙江永康市深度合作。三要打造文化旅游的“度假基地”。堅定不移以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三區聯創”為引領,打造安徽一流、長三角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胡林娜說,必須加快“干”的節奏,讓實驗區筋骨更壯。號角聲聲催人急,重整行裝再出發。一要鼓足干事創業的勁頭。發揚毛集實驗區“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的進取精神,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要敢于闖關奪隘,不見成效,決不收兵。二要提升知難而進的勇氣。推進高質量發展,要敢于突破自我,打破舊規。特別是要圍繞中央生態環境督察交辦任務,大力實施污染源治理、以漁凈水、湖區生態恢復等10項重點工程,全力推進焦崗湖水質改善。三要強化敢于擔當的責任。加快建設淮河之畔一流小城市、綠色發展樣板區、文化旅游度假區、改革創新活力區的“一城三區”,讓奮斗成為實驗區最激昂的旋律,讓高質量發展成為最動人的樂章,毛集大地必將更加出彩絢麗。(通訊員 徐瑞成 記者 劉銀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