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縣人民法院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
“我這邊已經完成繳費,謝謝你們的指導。”4月1日,壽縣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跨域立案窗口的工作人員成功幫助一名蘇丹籍男子完成立案手續,使遠在北京的當事人免予來回奔波。
為推進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積極回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壽縣人民法院結合工作實際,堅持“四維驅動”,多措并舉,把工作成效作為檢驗黨史學習教育和教育整頓成果的“試金石”,進一步提高轄區群眾的司法獲得感和滿意度。
訴前+訴中,“橫向協同”推進訴源治理
聚焦基層矛盾糾紛的難點堵點,壽縣法院以“五進五民”、“一村一員一法官”活動為載體,努力構建多元聯動的訴前調解網絡,通暢訴訟服務中心與行業協會、機關團體、基層自治組織之間的溝通渠道,12個調解工作站,5個訴調對接機構同頻共振,推進訴非分流。法官走進社區村落,為矛盾糾紛把脈問診,對糾紛當事人針對性開展訴訟心理、訴訟常識和解紛方式的引導,為當事人提供多途徑、多層次、多種類的解紛方案。教育整頓期間,共委派調解392件,司法確認34件。大力推進繁簡分流,采取“1+1+1”(1名法官+1名法官助理+1名書記員)模式,配備精干力量,截至目前,受理民刑速裁案件131件,結案97件,其中調解結案52件,平均周期11.2天,案件審理周期明顯縮短,實現了“簡案快審、繁案精審”的目標。
線上+線下,“縱向協同”提升訴訟服務
政法隊伍教育整頓以來,壽縣法院不斷強化智慧法院建設成果運用,推廣“移動微法院”、“人民調解平臺”、“訴訟服務網”、“委托鑒定系統”等平臺應用,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嚴格落實立案登記制,優化立案服務流程,通過窗口、網上、自助、跨域四種途徑立案,滿足當事人不同需求,當場立案率達到99%。3月份以來,網上立案1962件,跨域立案9件,電子送達354件,線上調解200件,“指尖訴訟”地不斷推進,實現了“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目的。線下借助普法宣傳、案件回訪、巡回審判等形式,開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護法》《婚姻法》等法律宣傳30次,走訪群眾234人,走訪企業工廠15家。加大對困難當事人的權利救濟,為3名困難當事人申辦司法救助90000元。
審判+執行,“業務協同”踐行公平正義
“我愿意現在還款,不要把我送拘留所。”
4月20日的涉民生專項執行中,家住安豐塘鎮的被執行人羅某因民間借貸糾紛長期未履行15萬元欠款,當執行干警將冰冷的手銬戴在了她的手腕上,并當眾宣布拘留決定時,羅某徹底慌了神,驚慌失措地聯系還在外地的丈夫履行了還款義務。
為群眾辦實事,切實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壽縣法院不斷加強內部分工協作,推進審判、執行環節的順利銜接和高效運轉,在訴前即審查并告知當事人采取訴前保全措施,在案件調解過程中,要求法官主動了解案件雙方當事人的情況,盡力給雙方提供最有效的法律建議,判后做好釋法答疑,督促當事人主動履行債務,有效減少案件流轉到強制執行環節。并加強結案調度,提升案件質效,自3月份以來,壽縣法院新收案件1756件,同比增幅63.81%,共審結案件1223件,同比增幅53.45%,結案率比去年同期增長2.50個百分點。不斷加大執行強制力,集中人力物力,開展涉民生專項執行,3月份至今執行結案530件,拘留8人,拘傳9人,失信曝光103人,執行到位金額5397.13萬元。
接訪+穩控,“社會協同”維護和諧穩定
積極回應群眾訴求,全面加強涉法涉訴信訪化解工作,嚴格落實院庭長接訪制度,并明確對接訪事項實行“誰接訪、誰包案、誰督促、誰回訪”,利用“安徽省網上信訪信息化平臺”,構建“網絡、電話、來信、來訪”四位一體的接訪處理體系。不斷完善信訪聯動化解機制,及時與各相關部門對接溝通,齊抓共管,做好矛盾糾紛排查和重點人員的穩控。堅持有錯糾錯,無錯釋法的原則,落實帶案下訪及跟蹤督辦,做好對信訪人員政策宣傳和思想疏導,促使信訪人息訴罷訪。3月份以來,交辦轉辦18件,來訪1件,有效化解17件,協助排查矛盾糾紛29件。(記者 劉銀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