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縣板橋鎮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成效顯著
“一查居住房屋漏不漏,二查貧困人口符不符,三查致貧原因準不準,四查政策享受全不全,五查措施成效少不少,六查當年收入夠不夠,七查扶貧資料齊不齊,八查精神面貌好不好,九查家庭環境差不差,十查幫扶工作細不細!痹趬劭h板橋鎮,扶貧干部們在一步步的摸索和實踐中凝練出了獨屬于他們的“致勝法寶”——“十步排查法”。
正是這種腳踏實地和躬身入局,讓板橋鎮在扶貧攻堅的道路上收獲頗豐。板橋鎮黨委也于近期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
席草種植和加工是板橋鎮群眾的重要脫貧渠道。板橋鎮也是全國最大的席草種植基地,在全國四大席草基地中產銷量第一。在這里,家家種席草,戶戶會編織,已經形成特色種植和加工席草產業鏈,帶動周邊農民致富,許多貧困戶都因種植席草從而順利脫貧。正是因為深知“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板橋鎮深究、深查發展潛能,根據當地種植席草、織席的傳統產業優勢,依托省草席基地,堅持“公司+農戶+科技+基地+協會+專業合作社+市場”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格局。目前,板橋鎮現有席草種植面積達2萬多畝,個體席草編織戶1700多戶,擁有各種草制編織機2400余臺,生產各類草席年創產值約6億元。
溫氏養豬大型扶貧產業項目也是板橋鎮的特色之一。板橋鎮利用1405萬元產業資金,在板橋街道境內建設6棟11400平方米溫氏養豬產業車間。項目年收益126萬元,帶動225戶480人受益。對于有產業發展能力的大戶和貧困戶,溫氏集團與其合作,在種苗、技術、銷售上充分合作,提高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實現共贏。
以龍頭帶動廣大農戶大力發展特色鮮明的鄉村產業,逐步打敗了脫貧致富路上的一個個“攔路虎”,迎來了鄉村振興的希望和曙光。
如果說發展特色產業為板橋鎮包括貧困戶在內的所有群眾搭起了通向致富的“通衢大道”,精準扶貧就是板橋鎮為困難群眾專門定制的“專屬通道”。
為嚴格落實脫貧攻堅“三精準、三保障、三落實”工作機制,板橋鎮配齊配強幫扶干部隊伍,全鎮12個村街縣級以上7家幫扶單位、鎮級5家單位參與幫扶,村級配備專兼職扶貧專干24名,474名干部參與脫貧攻堅幫扶工作。為提升幫扶干部能力,鎮黨委邀請縣級扶貧業務人員分批次集中對幫扶干部進行培訓,提升幫扶干部政策知曉率、增強實際幫扶能力。五年來共計集中培訓32場次。同時,堅持“應納盡納、應扶盡扶、應退盡退”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村民小組、村民代表大會評議作用,讓最大多數群眾參與,嚴把貧困戶進入和退出關口,做到公平公正公開。落實月走訪做到精準識別,幫扶責任人與村包組干部每月到戶走訪一次,對貧困戶家庭人員及生產生活信息進行跟蹤了解,及時更新信息。充分落實精準幫扶促進政策到村到戶,駐村工作隊根據村級實際,深入謀劃實施產業到村到戶項目,想方設法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幫扶責任人為貧困戶對照脫貧攻堅相關政策,量身打造“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幫扶措施,促進各類政策落地見效。在月走訪中,重點監測脫貧戶的收支、“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發現已脫貧戶家中有重大變故可能導致返貧的,鎮村有針對性地加大幫扶力度、進行重點幫扶,消除返貧風險,確保穩定脫貧。
健康脫貧門診51793人次,救助金額835.2萬元,住院7155人次,救助金額2378.2萬元;危房改造及修繕共計投入751.73萬元,共為686戶解決住房問題;3個貧困村自來水管網全覆蓋,為貧困戶邊緣戶免費安裝自來水,非貧困村有序推進自來水管網全覆蓋;全鎮13座村級光伏90座戶用光伏電站運維正常,產業扶貧共實施113個項目;因地制宜積極開發60個公益性崗位,已安置貧困人員43名,前后組織4期農作物種植技能脫貧培訓,共培訓200余名貧困勞動力;為489戶貧困戶辦理財政貼息250.476605萬元……王樓、鄒祠、雙門街道3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全鎮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每一個數字的背后都凝聚著板橋鎮“真扶貧、扶真貧”的“良苦用心”和“為民真心”。
田野鄉村間,一幅幅脫貧攻堅的生動畫卷正在徐徐展開,逐夢小康的宏偉目標正在逐步變為現實……“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后頭!睉獎荻鴦、順勢而為、乘勢而上,板橋鎮將信心滿懷迎接更加美好的未來。(記者 賈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