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鏈、補鏈、強鏈,淮南經濟技術開發區不斷加快產業集聚,做大做強產業鏈條——“鏈式效應”筑牢發展之基
初春時節,走馬國家級淮南經濟技術開發區,一片熱氣騰騰的景象——投資3億元的中宏光學材料加工基地、投資2億元的綠保LED顯示屏、投資1.2億元的易慶德LED光電顯示屏項目正在抓緊施工建設,二季度將全面投產。值得關注的是,這三個項目皆是光電新能源產業,“綠保”還將引進10家關聯企業,讓產業鏈條更加堅實。
一個個重大項目落地生根、源頭發力;一項項新技術走出實驗室、進入車間;一個個產業鏈加速崛起,發展效質穩步提升……近年來,淮南經開區不斷加快產業集聚,增強增粗產業鏈條,以生生不息的“鏈式效應”為經濟提速提供持續強勁動力。
強鏈:穩本固基做大產業集群
“打造‘鏈式經濟’,打造產業集群,這是近年來淮南經開區謀求高質量的發展模式。”淮南經開區負責人告訴記者,經開區以產業鏈為紐帶推進產業集群發展,致力于打通產品與產品間的內部循環,企業與企業間的互補循環、產業與產業間的鏈式循環、企業實現低成本循環。
走進凱盛重工的標準化廠房,重達數噸的懸臂式掘進機走下生產線,銷往全國各地的煤礦。2020年盡管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但企業依然實現了銷售額超5億元、同比增長20.33%,利潤總額同比增長48.73%的驕人業績。
我市是以煤炭開采而建市的重工業城市,有著雄厚的礦山機械制造產業基礎。在淮南經開區,凱盛重工、平安開誠、比淮機械等20多家企業,涉及井下防爆電機、瓦斯監控、井下運輸設備等眾多領域,涵蓋了研發、制造、銷售的全產業鏈體系,2020年工業總產值達13.5億元。
“十三五”期間,淮南經開區圍繞先進裝備制造、現代醫藥等主導產業,以“建鏈”“補鏈”“強鏈”為抓手,聚焦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地區,突出振興裝備智造園、醫藥化工產業園、科技創新產業園,招大引強,延伸產業鏈條。
“善弈者,謀局”。淮南經開區找準自身定位,通過鏈式招商、以商招商,推動產業結構進入空間上集聚、上下游協同、供應鏈式集約的良性軌道,用“鏈式經濟”書寫著新的發展軌跡。
補鏈:聚焦關節延伸產業鏈點
走進陜汽淮南公司,在繁忙的生產線上,一輛輛紅色“擎天柱”被組裝成型,它們將奔馳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我們將把淮南打造成中國新能源商用車創新之都,鏈合產業集群,成為中國汽車工業活力之源。”陜汽淮南公司負責人描繪著發展愿景。
在我市著力打造的五個百億產業中,汽車裝備制造百億產業便位于淮南經開區,其龍頭企業是陜汽淮南專用汽車有限公司。2020年,該企業全年產銷上裝與底盤共計27417輛,同比增長70.9%,實現銷售收入70億元,同比增長74%。
“追根溯源”產業鏈上游項目,“順藤摸瓜”產業鏈下游項目,引進多家配鏈補鏈企業……以陜汽淮南專用汽車有限公司為龍頭,淮南經開區和市產發集團投入20多億元,建設了綠色智造產業園、清潔能源零部件產業園,引進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集聚于此,積極打造華東地區專用車產業集群。
邀請陜汽淮南專用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到校作報告,聘請企業總工程師擔任碩導,為企業培養1名工程碩士,成立本科生實習基地、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共建博士后工作站……安徽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與陜汽淮南公司開展產學研對接,智能專用汽車研發創新團隊已獲批淮南市“50·科技之星”創新團隊。
春節剛過,在安徽至山東的濟祁高速公路上,數輛陜汽淮南專用汽車有限公司的德龍LNG專用車正在飛馳,這款清潔能源車上列裝著淮南東華特種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LNG車載氣瓶,加滿氣的單次續航達1000公里。
龍頭揚起,一發而動全身!陜汽淮南公司緊密協同淮南經濟技術開發區,積極梳理篩選意向合作供應商,推動汽車產業鏈上下游供應鏈體系搭建。
從東華特裝公司定制LNG氣瓶,從安徽德力克公司采購汽車底盤鑄件,從淮南通霸公司采購蓄電池,吉林核成公司成功進入陜汽供應商目錄……2020年,陜汽零部件企業配套總額達6000萬元。今年,陜汽還將引進8到10家零部件配套企業,入駐淮南經開區綠色智造產業園。
建鏈:科技支撐增加產業厚度
2月16日,在山河藥輔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實驗室里,張際峰博士正在進行著配比試驗,他的研究課題是藥用輔料功能互作數據分析及多輔料聯合應用開發。
作為淮南第一家非煤產業上市企業,山河藥輔將每年銷售收入的3%用于科研經費,這讓畢業于復旦大學的張際峰找到了施展拳腳的舞臺。
對于淮南經開區來說,醫藥產業種類繁多,國瑞藥業凍干工藝全國領先,產能位于中國前5位;山河藥輔是全國最大的固體制劑輔料生產企業,兩個產品產銷規模亞洲第一;數十家醫藥企業聚集,業務范圍涉及原料藥、藥用輔料、化學藥劑等藥品制造領域。
近年來,淮南經開區突出創新驅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34家省級各類研發中心、工程技術中心,9家省級和國家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讓科技研發和創新的成果變為企業發展的蓬勃動力。
隨著醫藥化工集中區的獲批,淮南經開區搶抓機遇,承接長三角醫藥企業轉移升級,跑出了招商引資良性互動的加速度,積極打造安徽最大的化學制劑藥品生產基地和全國最大的藥用輔料生產基地。
在醫藥化工集中區里,投資1億元的海門華祥即將開工,投資1億元的合肥聯創即將開工,與省醫藥化工設計院合作,總投入10億元,打造醫藥產業園中園……一個個原料藥和醫藥中間體企業的落戶,吸引了下游制劑醫藥企業入駐,醫藥產業鏈正日漸成型。
舉旗心有方向,落棋胸有成竹。站在新起點上,淮南經開區鏈式經濟正奮蹄疾馳,必將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的動力和持續發展的后勁。(特約記者 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