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鳳臺,萬里晴空。
湛藍的天空中,眾鳥嘰嘰喳喳,歡快地飛向遠方;西淝河流水潺潺,一束陽光灑在河面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岸邊的香樟樹隨風搖曳,在碧水的映襯下,格外美麗。
西淝河的水波蕩漾、清澈潔凈得益于鳳臺縣開展的河湖長制工作。2020年,鳳臺縣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以淮河、茨淮新河、西淝河等為抓手,扎實有效落實河湖長制,統籌推進河湖生態治理、保護和修復,為推動鳳臺高質量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水生態環境,一幅“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美麗畫卷正在鳳臺徐徐展開。
強化指揮調度,高位推動不松懈
鳳臺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河湖長制工作,召開縣級總河長會議1次,河湖長制工作調度會議3次,簽發縣級總河長令,各級河湖長積極開展巡河(湖)工作,截至12月10日,縣級巡河(湖)全年任務44次,完成51次;鎮級巡河(湖)全年任務944次,完成1521次,村級全年巡河(湖)任務5706次,完成4982次。
強化保障措施,基礎工作更扎實
持續完善水利部應用門戶系統內全縣河湖“一河一檔”基礎信息,填報率在全市率先達到100%;結合縣、鄉、村三級河湖長調整等情況,對全縣228塊公示牌內容進行修改、更正,增添了水事12314監督舉報電話及中國水利微信公眾號,制作更加規范、信息更加完善、河湖長職責更加明確;完成架河、濟河、永幸河、港河4條河流管理范圍劃定工作,并在全市率先完成劃界成果公告。
強化創新意識,開拓工作新局面
在朱馬店鎮聯民村和城關鎮福海園社區試點建立村級河長工作站,為村級河長提供線下工作陣地,進一步打通全縣河長制體系神經末梢;創建省級示范河湖10.8公里,以永幸河城區段為核心,沿河打造城市親水長廊,推動融合現代水利工程、城市水利工程、生態水利工程為一體的水利風景區建設;在建立河湖檢察長機制的基礎上,又在全市率先建立了“河湖警長”制度,全縣共設立縣級河湖總警長1名,縣級河湖警長10名,配合同級河長、湖長履職,依法打擊涉河湖環境違法犯罪。
強化責任落實,河湖管護取成效
開展河湖水體環境整治,以河湖“清四亂”為抓手,縱深推進河湖環境整治,今年以來共清理非法堆場4處、河道網箱400余口、違建水上餐船1艘、違章建筑200余平方米,打撈漂浮垃圾3000余噸。深度推進重點水域“禁捕退捕”工作。公安、漁政、海事、市場監管等執法單位聯合開展水上聯合執法行動40余次,查獲非法捕撈網具:地籠網近千條、流刺網300余條、扣押捕撈船只15艘、清理上岸三無船只80余艘、立案10起,立案查處10人(移送公安機關處理),淮河保護區禁捕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基本實現“六無四清”的管理目標。持續高壓打擊非法采砂,2020年以來共出動聯合執法人員近130余人次,出動車輛約300余車次,出動船艇近70航次,巡查淮河河道累計約1300公里,查獲非法運砂船只10艘。在持續執法高壓態勢下,今年以來,鳳臺縣境內非法盜采河砂現象基本禁絕,創造了采砂管理工作的良好局面。
強化暗訪督查,壓實責任促落實
按照河長制暗訪制度,截至目前,鳳臺縣河長辦開展河湖長制督查暗訪36次,聯合縣委督查室開展專項督查2次,交辦整改各類問題56項,報送河長制工作信息簡報16期,工作提醒11期,完成市河長辦交辦工作39項。水利部督辦的振陽光伏整改工作以及省河長辦督辦的11項河湖問題全部完成銷號。
如今,鳳臺奏響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華美樂章,鳳臺人民也享受到實實在在的“生態紅利”。(記者 劉銀昌 通訊員 岳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