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
|
|
|
|
|
|
|
|
 
首頁 > 決戰脫貧攻堅 > 打好“資源牌” 提速農村經濟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協同創新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縣區傳真
 我市開展“質量月”專題宣傳咨詢活
 潘集區構建基本養老保險立體化宣傳
 鳳臺縣多措并舉推進“鳳糧入川”
 八公山區扎實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
 毛集實驗區招商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
 田家庵區“春風行動”突出精準扶貧
 八公山區全力應對H7N9疫情防控
 謝家集區成功搗毀一處食品加工黑作
打好“資源牌” 提速農村經濟
【字體: 】 發布時間:2020/11/12 10:29:56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拓寬思路,變害為利,潘集區潘集鎮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充實集體“錢袋子”——打好“資源牌” 提速農村經濟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近年來,潘集鎮以農村集體閑置資源為突破口,變害為利,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可持續發展村級集體經濟,2020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將超過450萬元,同比增長47.72%,進入全面提速的發展軌道。

黨建引領,把好發展“方向盤”

按照“政策引導、分類指導、突出亮點”的工作思路,潘集鎮黨委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破解各村經濟發展難題,常態化深入村組一線,加強對村級黨組織建設和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指導。從年初開始,潘集鎮組織、扶貧、農業、農經、企業等多部門逐村召開座談會,逐一“過篩子”,找準突破口,深入開展調研,精準把脈施策,研究謀劃集體經濟發展的具體思路和切實舉措,按照“一村一策”制定扶持壯大集體經濟方案,因地制宜謀劃產業發展項目。

通過出臺潘集鎮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考核年度獎懲辦法,潘集鎮細化發展路徑,明確獎懲舉措,全面增強自我“造血”功能,將盤活集體資產增收、結合鄉村振興增收、興建經濟實體增收、爭取重點項目增收、積極招商引資增收、推動農旅融合增收等六種類型的增收渠道計入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獎勵范疇……

增收部分最高10%用于獎勵村兩委成員,同時對于“消薄村”和新增50萬元以上村另外獎勵0.5萬元至2萬元;最高全額扣罰村兩委成員績效工資,同時扣罰其主要負責人6個月的工資,并扣除原獲得獎補資金。獎得動心,罰得驚心,帶來干得舒心,進一步暢通干事創業渠道,營造出良好氛圍。

變害為利,找準致富“新途徑”

作為典型的農業大鎮,潘集鎮針對實際,對萬畝水面進行全面清產核資,摸清家底、建立清單、制定措施,大力推進“三資”盤活,將所有水塘最大化開發利用,通過發包和流轉等方式,大力發展養殖業。

如今,集南、夏圩、張圩、趙前、大莊等村,已形成水面1.5萬畝,通過招商引資和對外招標發包等形式,水面已全部流轉,形成了龍蝦、鮭魚、珍珠等水產養殖基地,年水面承包收入近百萬元。潘集、小圩、朱莊、潘楊等村的淺水塌陷地,通過發包、個體承包等方式,種植蓮藕和水稻魚蝦共養,年承包收入達50萬元以上。

同時,潘集鎮利用產權制度和“三變”改革成果,激活耕地、荒地等自然資源最大化開發利用,明確農戶和集體的土地資源權屬,選擇與信用和效益“雙好”的合作社、大戶或企業合作,采取“合作社+農戶”、“大戶+農戶”“企業+農戶”等方式,將土地以托管或流轉的形式進行發包,大力發展種植業。以非沉陷村魏圩為龍頭,帶動小圩、李興、草廟,王圩等4個村,形成了具有規模發展和規模效益的連片土地。

拓寬思路,開對脫貧“特色藥”

2017年以來,貧困村東湖村利用扶貧資金大力開發養殖產業,著力發展特色產業,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大幅增加了村級集體收入。

選派單位東辰集團和村兩委組織3個養鵝大戶成立淮南市濟貧家禽養殖專業合作社和淮南市曉天家禽養殖專業合作社,并組織帶動東湖村2014-2016年脫貧戶32戶和8戶邊緣戶利用東辰集團捐助資金30萬元帶資入股東湖村2個養鵝合作社、參與發展,實現年戶均增收525元。

經過2年多的培育,目前東湖村采煤沉陷區水下養魚、水面養鵝立體生態養殖模式已經形成規模效益。2019年東湖村白鵝出欄2.1萬羽,實現產值400余萬元,凈利潤超過200萬元,人均增收1326元。

通過延伸產業鏈,東湖村成立潘集區辰旺家庭農場從事咸鵝腌制,東湖村的“鄉村咸鵝”一上市就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很快銷售一空。僅此一項就使東湖村實現銷售產值148萬元,解決20名貧困戶務工,人均每年增加收入1000元。一個集孵化、飼養、加工、儲存、飼料加工、餐飲為一體的大型養殖基地,正在煥發出勃勃生機。

圖:經逐年發展,如今潘集區潘集鎮東湖村特色產業白鵝養殖已形成規模,帶動本村貧困戶脫貧增收。2019年東湖村出欄商品鵝2.1萬羽,加上咸鵝銷售,養鵝產業年獲利潤200萬元,全村人均增收1326元。(記者 柏松 通訊員 張政偉 王傳華)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河县| 柳州市| 靖宇县| 沁水县| 大同市| 丰台区| 自贡市| 炎陵县| 利辛县| 镇雄县| 盐城市| 怀化市| 鸡西市| 寻乌县| 康马县| 安化县| 锦屏县| 阿鲁科尔沁旗| 神池县| 揭西县| 江川县| 库车县| 二手房| 永昌县| 特克斯县| 永宁县| 裕民县| 蒙自县| 佛山市| 永嘉县| 辽宁省| 惠来县| 乌什县| 富锦市| 静乐县| 盱眙县| 资阳市| 东辽县| 巧家县| 府谷县| 宁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