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庵區推進住宅小區物業管理全覆蓋見聞
“我們小區屬于老舊小區,經過整治并引進物業管理后,小區的環境面貌越來越好。”田家庵區田東街道紙廠東苑小區鄭傳麗告訴記者。
為進一步改善居民的居住環境,提升生活品質,田家庵區以實現“有清掃保潔、有物業維修、有綠化養護、有安全防范、有停車管理”基本目標,積極推進轄區住宅小區物業管理全覆蓋工作,形成政府引導、居民自治的物業管理社區共治機制,逐步提升無物業住宅小區治理能力和業主自我管理水平。
加強組織領導,強化黨建引領
“為解決無物業小區物業進駐難的問題,提升轄區群眾居住質量和生活品質,區委、區政府專門成立了四宜物業公司,由該公司接管轄區無物業小區,努力提升市民的居住幸福感和滿意度。”田家庵區物業辦負責人告訴記者。
田家庵區加強領導,成立領導小組,制定具體工作方案,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明確社區(村)及相關部門的工作責任,建立對住宅小區物業管理全覆蓋工作考評制度。同時,該區把住宅小區物業管理全覆蓋工作同全國文明創建、老舊小區改造相結合,加強黨建引領,有效發揮社區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帶頭作用,進一步完善住宅小區物業管理體制機制,共同推進住宅小區物業管理全覆蓋工作。
田家庵區將無物業住宅小區納入網格化管理,以社區(村)為單位劃分網格,明確網格員,由網格員負責網格區域的管理。社區(村)協助街道(鄉鎮)做好住宅小區的日常管理,建立樓棟長制度,充分發揮退休黨員作用,協助做好住宅小區環境衛生監管和物業費收繳工作。“我們區共有331個無物業小區,其中具備封閉條件、設門崗執勤的小區30個,對不能封閉的小區劃分物業網格52個(平均6個小區為一個網格),按每個可封閉小區配2名保安,每個網格配1名保安,共需配備保安82人。自從我們區推進住宅小區物業管理全覆蓋以來,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領導親自調度,認真制定工作方案,保證物業服務到位、效率到位、細節到位。”田家庵區物業辦負責人告訴記者。
創新管理模式,靈活多樣推進
田家庵區針對無物業住宅小區自身特點,成立物業管理機構,按照相對集中、方便管理的原則,因地制宜確定管理方式,依托基層黨組織,引導業主自我服務管理,實現住宅小區物業管理工作全覆蓋。
根據無物業住宅小區零星分散的分布特點,田家庵區在城市建成區范圍內,以社區(村)為單位,將轄區內無物業住宅小區統一打包成若干個物業管理區域,每個物業管理區域為一個物業服務項目,對能夠實行市場化管理的項目由所在社區(村)組織業主自行或依法選聘物業服務企業,確定物業服務內容、服務標準、服務費用等相關事項,充分整合住宅小區內各種設施、資源,指導業主與物業服務企業形成合約關系,培養業主繳費意識。對暫無法實行市場化運作的項目,各街道(鄉鎮)以黨建為引領,成立物業管理辦公室,依法提供托底服務,實現物業管理全覆蓋。今年7月,四宜物業公司與10個街道(鎮)簽訂了《田家庵區無物業小區物業管理全覆蓋服務合同》,明確了物業服務內容、質量標準和雙方的權利義務。
堅持齊抓共管,提升工作實效
“我們公司從9月份接手老舊小區物業管理工作以來,深入實地調研,認真摸排小區情況,因地制宜的推進老舊小區物業全覆蓋工作,努力實現‘保潔定點清掃、保安網格巡查,綠化定期養護、維修派單上門,停車統一管理’,公司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四宜物業負責人告訴記者。
田家庵區堅持黨建引領,依托現有的街道(鄉鎮)、社區(村)組織資源和人員資源,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切實解決運行機構和人員短缺的問題,初步建立了“四宜物業公司——街道(鎮)物業服務中心——片區網格長——小區管家”的四級管理架構,著力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組織架構。目前,已整合各種物管人員386人。同時,四宜物業學習借鑒了先進物業公司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建立物業各崗位操作規范、客服服務操作規范、工程服務操作規范、安保管理操作規范、保潔管理操作規范等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規范四宜物業管理標準,打造國企物業品牌,確保通過規范服務得到居民的認可,為今后開拓新業務打下基礎。(記者 李東華 通訊員 吳喆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