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
安全生產,重如泰山。關乎社會大眾權利福祉,關乎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更關乎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近年來,我市不斷深化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強力推進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六項機制”建設,著力防范化解安全生產重大風險,全市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向好。安全沒有小事,責任重于泰山。當前,我市正處于轉型提速高質量發展關鍵時期,越是推動經濟發展、企業做強,越要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擺正安全和發展的位置。
今年以來,我市壓緊壓實安全生產責任,全面排查安全風險隱患、動真碰硬開展監管執法,全市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1至9月份,全市共發生生產安全事故20起、死亡(含失蹤)30人,事故起數同比下降28.6%,死亡人數同比上升15.4%,發生較大事故4起。
全面深入開展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整治
堅持生產安全隱患月排查月通報制度,截至9月底,全市共排查216家企業(單位)743項安全隱患。全面開展生產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各級各部門層層動員部署、下沉監管力量,發動萬人參與安全生產大檢查,共發現問題隱患19768條。市安委會掛牌督辦重大安全隱患21處,市政府掛牌督辦重大火災隱患15處,切實將隱患整改挺在事故之前。深入推進“1+11+N”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成立領導小組、工作專班,制定印發工作規則,建立問題隱患和制度措施“兩個清單”。全市共組織檢查組116個,開展檢查445次,檢查1762家單位,發現問題隱患5996條,行政處罰298次,罰款179.66萬元,責令停產整改61家,暫扣吊銷證照7家,關閉取締3家,約談警示102家,聯合懲戒15家。
始終保持安全監管高壓態勢
不斷強化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開展執法檢查60家次,行政處罰4家,罰款9.2萬元,查出問題隱患471條。以危險化學品領域安全防控監測信息系統為抓手,全面落實企業安全風險研判和承諾公告制度,加強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管控,認真落實全市18處重大危險源源長責任制。強化煤礦安全監管。深刻汲取潘三礦冒頂事故和重慶松藻煤礦火災事故教訓,圍繞落實企業主體責任,“一通三防”和機電運輸重大風險,雨季“三防”(汛期)及水害防治等,檢查42礦次,行政處罰14次,罰款31余萬元,查出問題隱患256條。出臺了《淮南市煤礦安全監管聯席會議制度》《淮南市煤礦安全監管聯合執法制度》《淮南市煤礦安全監管重要事項通報制度》,會同自然資源、公安、電力保護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強化非煤礦山、工貿行業安全監管。檢查企業44家次,查處問題隱患238條,行政處罰3家次,罰款2.7萬元。加強工貿行業有限空間監管,梳理匯總全市涉及有限空間作業的工貿企業223家、有限空間2257處,查處涉及有限空間作業安全隱患437條,行政處罰8家次,罰款25.1萬元。強化火災防治管控。健全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機制、明確責任措施,印發《關于調整成立淮南市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的通知》。緊盯人員密集場所以及“多合一”等高風險場所,檢查4845家單位,發現火災隱患或違法行為1331處,臨時查封22家,責令“三停”單位9家,罰款89.8萬元。
全面加強安全生產綜合監管
開展城鎮燃氣安全生產綜合監督檢查,會同市城鄉建設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重點檢查小餐飲場所,發現問題隱患81條。開展高溫天氣安全生產督察,共督察4個縣區,并延伸至8家企業(項目),覆蓋建筑施工、道路建設工程、特種設備、電力、快遞、環衛、鐵路沿線外部環境等行業領域,發現問題隱患29條。開展交通運輸安全生產綜合監督檢查,會同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隨機抽查6家企業,發現問題隱患70條。
安全生產形勢雖然總體穩定,但依然嚴峻復雜。今年以來,我市發生較大事故4起,事故充分暴露出企業層面安全意識淡薄,主體責任不落實,風險辨識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流于形式等突出問題,同時也反映出監管層面還存在薄弱環節。為此,我市將繼續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和“五落實五到位”原則,壓緊壓實黨政領導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繼續開展生產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切實將風險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健全長效機制,推深做實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構建群防群治工作格局,切實解決安全監管“最后一公里”問題。持續提升應急救援能力,以提升應急能力為核心,組織編制“淮南市應急管理十四五規劃”,推進依法應急、科學應急、規范應急、精準應急。(記者 魯 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