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集區厚積薄發逆市上揚經濟亮色搶眼
全區經濟運行綜合考核上半年全市第一,10項經濟指標增速位居全市前四,其中地區生產總值、規上制造業增加值、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進出口總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6項指標增速居全市第一!
踏著奮進鼓點,迎著時代風口,潘集區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緊盯年度目標任務,加強統籌謀劃,強化要素保障,在一個個攻堅克難的堅實腳步里,激發區域發展活力,今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優化升級,產業發展夯實工業基礎
從一個市郊純農業區,逐步發展成舉足輕重的資源大區、能源新區,潘集區已然成為煤電化氣重點工程主戰場,全省綠色能源基地、新型煤化工基地。
多年來,潘集煤電為保障國家能源供給、經濟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進入新時代,潘集區按照全市功能定位和產業布局,加快推動新舊動能轉化,全力服務保障煤電化新型能源基地建設,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
如今,中安煤化一體化項目建成投產,碳四碳五項目加速推進年底前建成投產,淮南大宗固廢物基地成功啟動建設;潘集電廠土地征收、進場路施工完成,有望九十月份進場施工,平電四期項目已進行專家論證,有望“十四五”前期通過核準,天津科成、益森建材、寶乾新材料、耀通防護品、豐東共生醫療機械、高林包裝等一批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將為全區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活力。
疫情期間,潘集區的煤炭企業率先復工,電力企業、中安煤化,一刻不停,糧油加工企業及時復產,萬泰電子等本地工業企業馬不停蹄……
上半年,潘集區GDP增長4.9%,第一產業同比增長0.4%;第二產業同比增長8.3%,拉動GDP增長5.8個百分點,其中建筑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7.3%,拉動GDP增長2.2個百分點;工業同比增長5.2%,拉動GDP增長3.5個百分點;外資利用完成全年進度的73%,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同比增長220.5%,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73.9%,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949.5%。
潘集區從2019年一季度的全市經濟運行考核排名倒數第三,到第三季度的正數第三,再到今年上半年的全市第一,潘集區一步一個腳印。
重工轉型,立足本土演繹“精彩蝶變”
滾石上山,何其艱險;爬坡過坎,何其艱辛。對于潘集區來說,奮斗是這個時代最鮮明的特色,唯有奮斗才有幸福,才能將夢想變為現實。
2018年6月,潘集區利用采煤沉陷區閑置水面,建成全球最大水面漂浮光伏電站,總投資近10億元,年發電約1.5億度清潔電力。
2020年,在泥河鎮、在夾溝鎮,煤層氣已經開始鉆探,探明煤系天然氣地質資源總量979.37億立方米,煤層氣綜合利用將為淮南轉型發展增添新的動力。
安徽省唯一的煤化工基地坐落潘集,國家級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基地獲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審批通過,全市五大百億產業兩個布局潘集。
從黑色煤炭,到白色顆粒,煤制170萬噸/年甲醇及轉化烯烴項目圓滿實現打通全流程目標,填補了安徽省大型聚烯烴工業企業的空白,極大保障了國家能源戰略安全,為促進省市經濟轉型發展做出積極貢獻。從制約生態環境改善的廢棄物,到循環經濟香餑餑,從“黑色包袱”,到“綠色財富”,煤電固廢物綜合利用產業項目將助力全市產業轉型升級。
企業努力,政府給力,眾多鮮活個案勾勒出了潘集逆勢上揚的群像。上半年,潘集經濟開發區(北區)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4.5億元,同比增長6.6%。
項目增長,經濟發展呈現嶄新活力
耕植“沃土”,以轉型促發展,是潘集區不變的追求——一個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點,一批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極。在潘集,一股發展的強勁動力在蓄勢升級。
今年1—7月份,潘集區領導赴溫州、南京、合肥、六安等地外出開展招商活動25批次,在潘接待客商136批次以上,對23個招商引資項目進行了會議研究。
新洽談豆制品產業園運營項目、蘆集鎮生豬養殖項目、年綜合利用70萬噸煤電固廢循環經濟項目、年產1000噸葉酸生產線項目、豐東共生醫療器械等23個招商引資項目,意向資金規模約104.5億元。
新簽約年產8000萬平方米瓦楞紙板項目、年產5000噸防護用品原材料項目、醫護用品新材料研發生產基地項目等13個招商引資項目,協議資金規模78.3億元。
新開工夾溝正邦循環農業生態園項目、平圩經濟開發區供熱工程項目、潘集區天然氣綜合利用工程項目等12個招商引資項目,投資規模25.3億元。
目前,總投資59.5億元的潘集電廠、總投資約12億元的粉煤灰綜合利用循環經濟等一批重大項目正在進行施工準備,將于近期開工建設。
時間,是衡量歷史的坐標,也是丈量事業發展的標尺。在蝶變中,潘集區用生動的改革創新實踐,走出了一條符合自己實際的建設發展道路。(記者 柏 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