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
|
|
|
|
|
|
|
|
 
首頁 >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 > 身經百戰 他是一名新四軍戰士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協同創新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縣區傳真
 我市開展“質量月”專題宣傳咨詢活
 潘集區構建基本養老保險立體化宣傳
 鳳臺縣多措并舉推進“鳳糧入川”
 八公山區扎實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
 毛集實驗區招商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
 田家庵區“春風行動”突出精準扶貧
 八公山區全力應對H7N9疫情防控
 謝家集區成功搗毀一處食品加工黑作
身經百戰 他是一名新四軍戰士
【字體: 】 發布時間:2020/9/3 7:29:34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75年,在人類歷史上或許只是彈指一揮間,但對于中華民族而言,是滄桑巨變;75年,對于一群曾身穿軍裝在槍林彈雨中穿梭的人來說,見證了戰友的英勇,更見證了抗戰的勝利。出生于1921年的侯玉卿老人便是在崢嶸歲月中披荊斬棘,在戰火硝煙里拋灑熱血的親歷者和見證者。

侯玉卿老人雖然年近百歲,但是談起曾經的戰爭歲月,老人立刻兩眼閃著光亮、精神十足。老人是1938年從家里跑出來參軍的。“我祖籍河南永城縣(現永城市),因為家里窮,讀了三四年書就不讀了,在家里種地干活,1938年6月在冀魯豫支隊第二大隊三營當了一個小小的勤務員,那時才十六七歲,跟著隊伍從河北一路南下,1941年1月底在蘇北地區,新四軍宣布成立軍部和7個師,我被收編入新四軍三師八旅23團,當了一名衛生員,自己一邊看書學習救護知識,一邊跟著醫生學習救護、包扎,后來一步步從衛生員干到了醫務員,當了一名醫生。”已近百歲的老人詳細地回憶著自己的過去。

侯玉卿老人稱,槍林彈雨的場景自己一輩子都不會忘記。十六七歲的年紀,跟著大部隊從河北到蘇北,從聽到第一聲槍響的害怕到后來的習以為常。“第一次聽到槍響,腿都發抖,但是聽到戰友們喊著沖呀、上呀!立刻就忘了什么叫怕,就一門心思要打贏,后來把日本人打走了,看到那個戰場,心里又有些后怕。不過,后來經歷的多了,也就沒有什么害怕的想法了。”老人回憶著自己第一次上戰場的場景,激動不已。

“蘇北地區是很重要的交通要道,為了攻打我們,日軍在鹽阜地區設置了很多據點,經常瘋狂掃蕩。日軍一來掃蕩,我們就和日軍兜圈子、藏貓貓,然后進行反掃蕩。”而讓侯玉卿老人印象最深刻,也是經常對兒孫們提起的一場戰役發生在蘇北的陳集。陳集位于阜寧縣城西南大約二三十里,是一個有200多戶人家的大鎮。據了解,這里是南來北往的交通樞紐。因為地勢平坦,林稀木少,視野開闊,便于觀察敵情。又因為四面水河串通,聚散方便,是我根據地藏、走的好地方,易守難攻。敵人見這里地形重要,掃蕩時即在這兒建了據點,駐日軍一個中隊,配重機槍、輕機槍、擲彈筒等強火力防守。談到曾經的歲月,老人能夠詳細地記住每一個細節。

因為日軍包圍了陳集,給陳集的老百姓帶去了災難,侯玉卿老人所在的新四軍三師八旅23團就想對日軍進行一次圍剿。“當時部隊先派偵察兵潛入鎮外仔細偵察了地形及敵人的活動情況,綜合各方面情報,再制定了周密的作戰計劃。乘著夜雨,主攻部隊神出鬼沒進至離敵人據點只有幾十米之外隱蔽。因為敵人正在加緊趕修的主體工事尚未完工,到處布滿了障礙和圍溝,對我軍沖擊很不利。后來我軍找到了敵軍防御工事薄弱的地方,趁著天黑,迅速爬過障礙、圍溝,突破敵軍各種防御工事和警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勇猛地撲了進去。當時我軍主力部隊沖進鎮中據點時,敵軍主力部隊還在睡覺,被我部隊沖散后,嚇得滿街亂跑,敵人失去了工事和障礙依托,被迫和我們打巷戰,但因為我們有全面部署,敵人只能負隅頑抗。這場戰役從晚上6點多打到第二天早上7點多,我們打死了100多個敵人。”侯玉卿老人非常激動地把當時戰役情況說給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聽。而老人反復念叨的“我們三師八旅23團”和“從晚上6點多打到第二天早上7點多”,讓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深深地感受到老人對部隊的懷念,對那段戰役的深刻記憶。

后來,日本投降了,侯玉卿又跟隨部隊參加了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而且一直都服務于醫療衛生系統。1954年,侯玉卿回到地方,先在巢湖康復醫院任副院長,1956年扎根淮南至今。如今老人身體還算硬朗,兒孫繞膝其樂融融,每每談到過去,老人總是有說不完的話,收藏的一枚枚紀念章,是老人的最愛,也是對歷史的見證。(記者 王玲)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应用必备| 贡嘎县| 寿阳县| 石屏县| 阿鲁科尔沁旗| 淄博市| 南丰县| 方山县| 九龙县| 寿宁县| 西乡县| 南乐县| 海口市| 浮山县| 柘荣县| 栖霞市| 大埔县| 延川县| 出国| 泗洪县| 闽清县| 浏阳市| 汨罗市| 崇左市| 钟山县| 鱼台县| 凌源市| 抚宁县| 科技| 祥云县| 上饶县| 和田县| 阆中市| 望奎县| 民勤县| 宁德市| 饶阳县| 枣阳市| 井陉县| 许昌县| 巫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