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密“安全網” 筑牢“防火墻”
我市聚力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
提高站位防風險,履職盡責保平安。今年以來,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增強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進一步強化責任擔當,深入開展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扎實推進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活動,把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各項舉措落細落小落實,有效維護了全市的金融穩定。一季度,全市非法集資案件同比下降66.67%,涉案金額同比下降71.20%,涉及投資群眾同比下降64.44%。
織密防范打擊非法集資“安全網”至關重要。開展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容不得絲毫懈怠,我市嚴格市場準入,加強宣傳教育,強化監測預警,讓非法集資無處遁行、無處藏身。
我市落實投資類市場主體注冊前聯合評估制度,對投資理財類市場主體從業資質進行評估。在登記過程中,規范對名稱或經營范圍中含有投資、金融服務、互聯網金融等字樣的市場主體的登記注冊,對不符合登記要求的堅決不予注冊,從源頭上防控非法集資風險。
繼續加強宣傳教育,引導群眾自覺遠離非法集資。疫情期間,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利用互聯網開展“防疫不忘防詐騙”宣傳活動,提醒群眾警惕不法分子利用群眾自我防護的心理和對受感染人員的同情實施詐騙活動。與此同時,充分利用報刊、網絡、公交車載電視、金融機構網點等各類載體開展防范非法集資宣傳教育活動,不斷提高宣傳覆蓋面,提升群眾風險防范意識。
強化監測預警,布下“天羅地網”,力爭做到風險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我市委托第三方服務機構利用大數據技術手段,對全市6086家企業開展非法集資風險監測,并將監測發現的風險情況進行調查核實,根據情況分類處置。推動轄內金融機構落實《關于加強資金監測,防控非法集資風險的通知》有關要求,全面加強賬戶資金監測。
筑牢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防火墻”必不可少。我市扎實推進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活動,以機構良性退出為工作目標,加大對P2P網絡借貸平臺的整治力度。
我市約談地方法人網絡借貸平臺負責人,要求平臺按照國家、省、市關于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的工作要求,做好停發新標、壓降規模、兌付清償等工作,確保實現良性退出。對前期已經完成兌付清償并停業退出的機構,推動其做好機構注銷、ICP備案注銷、網站關閉等相關工作。一季度末,全市地方法人P2P網絡借貸平臺的借貸余額同比下降95.52%。(記者 周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