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純收入至少有50000塊錢,孩子也在外打工掙錢,我家生活越來越好了,真是打心眼感謝黨和國家的好政策。以后,我也想盡點力,幫助其他貧困戶進行養殖,共同致富。”潘集區古溝回族鄉溝北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葛紹堂對未來充滿信心。
近年來,潘集區古溝回族鄉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養業,不斷擴大產業扶貧覆蓋面,激活貧困群眾“自我造血”能力,著力提高貧困對象脫貧質量。
2016年,鎮村幫助葛紹堂申報了3000元自主資金養殖20只肉羊,并利用扶貧貸款參與企業發展分紅,當年收入就達到了30000塊錢,順利實現脫貧。脫貧后,葛紹堂又申報養牛項目,這兩年,鄉里又幫他申請了16000元項目資金,現在已經養了10頭牛,收入逐年增加。
古溝回族鄉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387戶1210人,貧困村2個。近年來,古溝回族鄉緊緊圍繞優勢資源和特色產業,把發展產業作為提高脫貧質量的主要抓手,堅持走生態種植、特色養殖產業并舉、二三產業兼顧的發展之路,精準實施“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幫助貧困戶謀劃適合自身發展的短平快項目,并抽調農技等部門人員不定期上門,幫助貧困戶解決生產經營銷售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全力做好貧困戶自主產業發展。
“以典型帶動,以示范引領,貧困戶自我發展的意愿越來越強,‘不比政府給多少,看誰勤勞先脫貧’的氛圍也在全鄉形成共識。”古溝回族鄉扶貧工作站負責同志告訴記者。古溝回族鄉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利用身邊自主發展典型事例激勵更多的貧困戶,有針對性選擇扶貧產業,積極扶持有能力、有意愿的貧困戶,結合生態建設發展特色種、養、休閑農業等產業,走綠色脫貧之路,使貧困戶自我發展的積極性逐漸提高。目前,2個貧困村已順利出列,380戶1183人實現脫貧。
今年,古溝回族鄉繼續加大自主產業發展,新增養牛、養羊、養雞和水產養殖、蔬菜、瓜果種植等自主產業發展項目58個,并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3月底前,所有自主發展項目全部正常生產經營。同時,古溝回族鄉依托本地企業帶動80名貧困戶就地就業,192戶貧困戶參與企業發展分紅,古溝、新河兩個村分別投入30萬元,擴建扶貧基地蔬菜大棚,既增加村集體收入,又帶動了貧困戶勞力到基地務工,成功探索出了一條可持續的扶貧助農致富之路。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我們將狠抓脫貧攻堅質量提升,在改善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基礎上,抓好貧困戶自主發展產業的實施,提高光伏發電收益分配,大力開發消費扶貧,拓展貧困戶就業渠道,千方百計幫助貧困戶實現穩定持續增收,確保剩余7戶27人順利脫貧和已脫貧戶不返貧。”古溝回族鄉負責人在談到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時信心滿滿。(記者 柏松 通訊員 潘士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