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
|
|
|
|
|
|
|
|
 
首頁 > > 淮南很拼 | 民政兜底保障 脫貧更有底氣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協同創新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縣區傳真
 我市開展“質量月”專題宣傳咨詢活
 潘集區構建基本養老保險立體化宣傳
 鳳臺縣多措并舉推進“鳳糧入川”
 八公山區扎實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
 毛集實驗區招商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
 田家庵區“春風行動”突出精準扶貧
 八公山區全力應對H7N9疫情防控
 謝家集區成功搗毀一處食品加工黑作
淮南很拼 | 民政兜底保障 脫貧更有底氣
【字體: 】 發布時間:2020/3/10 10:08:00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民政兜底保障 脫貧更有底氣

蘇式亮是潘集區架河鎮建檔立卡貧困戶、農村低保戶,本人患有疾病,享受農村低保A類保障。2019年農村低保提標后,夫妻二人每月享受的低保金由833元提高到了940元。蘇式亮和家人的“獲得感”,得益于民政兜底保障脫貧作用的充分發揮。

2019年,我市民政部門聚焦脫貧攻堅兜底線,聚焦特殊群體謀福利,聚焦群眾關切優服務,通過完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等保障性扶貧措施,確保無法依靠產業扶持和就業幫助脫貧的貧困家庭全部納入社會救助范圍。在省民政廳對2019年度全省民政重點工作綜合評估中,淮南市獲得“優秀”等次,特別提到淮南民政在兜底脫貧攻堅方面成績突出,予以表揚!

持續提高保障標準,確保“兜得牢”。2019年,我市全面實現城鄉低保統籌管理,市轄區及鳳臺縣月保障標準提高到593元/人,壽縣月保障標準提高到560元/人。逐步縮小城鄉補助水平,截至2019年底,市轄區和鳳臺縣農村低保月人均補助水平為407.7元,壽縣農村低保月人均補助水平為325.7元,均高出省級規定。大幅提高特困供養標準,市轄區及鳳臺縣城市特困供養人員年供養標準提高到12000元/人,壽縣提高到9000元/人;市轄區及鳳臺縣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財政年補助標準提高到6600元/人,壽縣提高到6000元/人,全市集中供養特困人員財政年補助標準提高到7800元/人。2019年度累計為157萬人次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供養對象發放保障金6.5億元。

統籌制度有效銜接,確保“兜得實”。我市注重統籌各類救助、扶貧資源,編密織牢農村低保、特困人員供養、臨時救急解難、殘疾人福利、留守老人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六張保障網”。在脫貧攻堅期內,納入農村低保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收入超過當地低保標準后,可給予12個月的漸退期,實現穩定脫貧后再退出低保范圍;對未脫貧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符合條件的老年人、殘疾人、兒童,及時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對不符合低保條件,但生活確有困難的,及時給予臨時救助;對未脫貧建檔立卡貧困戶中重病人員、重度殘疾人等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和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人員,參照單人戶納入低保。經排查發現符合低保、特困供養條件并已納入保障的建檔立卡貧困戶3085人。

加強政策研究制定,確保“補短板”。市民政局對家庭因病因學經濟負擔重的家庭開展了抽樣調查,會同市財政局出臺了《淮南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細則》,對家庭共同生活成員因病、因學等剛性支出過大,導致基本生活困難的家庭,在計算家庭收入時予以扣減。同時,根據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及時啟動了價格補貼聯動機制,2019年累計為130.6萬人次困難群眾發放價格臨時補貼3992萬元。此外,將積極推進社會救助綜合改革,對基礎條件較好、人員配備充足的鄉鎮(街道)下放低保審批權限,建立“鄉鎮(街道)主導、縣(區)民政監督”的低保審批新格局。

扎實開展專項治理,確保“環境清”。從2018年起,市民政部門有序開展了農村低保專項治理活動,認真核查低保申請受理、入戶調查、審核、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民主評議、公開公示等關鍵環節及分類施保、動態管理等制度的政策執行情況,2019年清退低保對象3597人,納入低保對象6379人,其中納入未脫貧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的重病、重殘對象1485人。全市低保經辦人員和村(居)民委員會干部近親屬享受低保備案登記506例。

重點關注特殊群體,確保“感情真”。根據特困供養人員自理能力,按照每人每月80元至200元的標準發放護理補貼,2019年為失能半失能特困供養人員發放護理補貼532萬元。同時,開展住養需求摸排,對有集中供養需求的近400名分散居住特困人員,安排其就近入住特困供養機構安享晚年;對自愿選擇分散居住的特困人員,由鄉鎮(街道)與特困人員以及村(居)民委員會和監護人等四方共同簽訂監護監管照料護理協議,確保其“平日有人照應、生病有人看護”。此外,將積極推行住院護理保險制度,做好護理保險與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等福利性補貼項目的整合銜接,切實解決特困供養人員住院護理難問題。

強化信息比對核查,確保“認定準”。市民政部門建立在保低保對象、特困供養對象與殯葬數據比對機制,確定已死亡人員及時清退。堅持經濟狀況核對前置,新申請救助對象和已獲得救助的對象在動態審核時,必須經過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平臺核對后方可審批,杜絕“錯保、漏保”現象,2019年累計核對99718戶239473人次。推廣運用社會救助綜合服務平臺,實現了保障對象檔案資料電子化管理,2018年底啟用以來累計受理辦結救助事項3179次。

精準實施臨時救助,確保“救急難”。市民政部門積極拓展救助范圍,對遭遇突發事件、意外傷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會救助制度暫時無法覆蓋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暫時仍有嚴重困難的家庭或個人給予應急性、過渡性的救助。由縣區民政部門先行下撥3-5萬元備用金并適時補充,授于鄉鎮(街道)直接審批權限,通過下放審批權限,提高救助時效性。2019年,全市累計為3994人次發放臨時救助金784.1萬元。此外,發揮主動發現機制作用,將受新冠肺炎影響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和個人,以及因患新冠肺炎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外來務工人員及時實施臨時救助,累計為220余名困難群眾發放臨時救助資金40.18萬元,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記者 朱慶磊 通訊員 夏明媚)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昌县| 南涧| 阳原县| 安泽县| 中山市| 通江县| 大冶市| 东城区| 广河县| 盈江县| 桂林市| 五常市| 隆回县| 井冈山市| 阿合奇县| 武穴市| 长沙市| 泾阳县| 静安区| 宝丰县| 周口市| 紫阳县| 天峻县| 金阳县| 宾阳县| 兴和县| 朝阳县| 大同市| 桦甸市| 伊宁县| 金川县| 延吉市| 稷山县| 嘉峪关市| 寿宁县| 芷江| 敦化市| 宣汉县| 富锦市| 通城县| 平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