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
|
|
|
|
|
|
|
|
 
首頁 > > 大通,志在必得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協同創新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縣區傳真
 我市開展“質量月”專題宣傳咨詢活
 潘集區構建基本養老保險立體化宣傳
 鳳臺縣多措并舉推進“鳳糧入川”
 八公山區扎實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
 毛集實驗區招商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
 田家庵區“春風行動”突出精準扶貧
 八公山區全力應對H7N9疫情防控
 謝家集區成功搗毀一處食品加工黑作
大通,志在必得
【字體: 】 發布時間:2020/2/24 9:05:46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淮南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縣區系列③大通區篇
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大通,志在必得 

一個特殊的春節,一場特殊的戰斗。

今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襲,一場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阻擊戰迅速打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大通區委、區政府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把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動員全區18萬干群上下同心、眾志成城,全面打響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一)生命重于泰山!疫情是一道考題,而且是一道必答題。大通區委、區政府聞令而動,以最強烈的責任擔當、最果斷有力的措施、最過硬的作風全力答好“疫情考題”。

疫情來襲速度之快,如何做到科學有效防控?疫情考驗著大通區委、區政府的執政智慧和能力。

用迅速有力的應急部署答好“疫情考題”

阻擊疫情,時間就是生命。

1月22日,區委常委會召開專題會議,傳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提出6條具體舉措,成立了應急指揮部,制定了應急預案,全面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1月24日,省市啟動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后,區委、區政府第一時間響應,迅速成立區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立即進入戰時狀態,做到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行動,全面動員、周密安排、科學防控,下好疫情防控“一盤棋”。

阻擊疫情,黨員干部靠前。

全區各級黨政機關、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一律取消休假,于1月25日當天到崗到位、投入工作,實行24小時應急值班制度。區幾大班子成員及區直各部門共122名干部均落實了包保責任制,主動下沉到村(社區)開展疫情防控指導工作;各鄉鎮(街道)、村(社區)也建立了相應的工作機制,成立了210人的包保隊伍,形成了覆蓋區、鄉、村三級的疫情防控網絡。區衛健系統350余名工作人員“不過年節、守崗戰‘疫’”,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疫情當前,科學防控為要。

大通區迅速建立聯防聯控、群防群控機制,聚焦“三防”,落實落細各項防控措施。聚焦防輸入,在淮南東站、高速淮南東出入口以及國、省、縣、鄉、村五級道路111處進出口設置監測點,堅持24小時值班值守。聚焦防輸出,全面禁止6家農貿市場和騎路市場內的活禽及野生動物交易和宰殺行為,暫停規模家禽養殖場的所有交易。聚焦防擴散,鄉鎮(街道)、村(社區)開展“網格化、地毯式”摸排,對武漢及湖北返鄉人員逐一登記造冊,確保做到“不漏一戶、不少一人”,堅決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處置。

果斷決策、科學防控,讓大通贏得了疫情防控的主動權。

用沖鋒在前的使命擔當答好“疫情考題”

阻擊疫情,“一把手”扛起責任,上下同心者勝。大通區做到黨委(黨組)、基層黨組織、黨員干部“三個沖鋒在前”,各級黨組織書記站在最前、沖在最前、靠前指揮,牢牢扛起了第一責任人的責任。

“一把手”抓“一把手”,壓實責任鏈條。大通區全面實行區、鄉(鎮)、村(社區)“一把手”負責制,區委、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分別直接調度鄉鎮(街道)書記、鄉鎮長(街道主任),鄉鎮書記、鄉鎮長(街道主任)直接調度村(社區)書記、主任,一天一總結、一天一研判。

疫情在一線,督導上一線。區委書記牛方括、區長張友賢帶頭站在第一線,挺在最前沿,既當指揮員,也當戰斗員。他們前往高鐵站、高速口和主干道卡點,深入村(社區)、醫院等重點場所,了解疫情,督導實戰。

“疫情防控是一場保衛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嚴峻斗爭。我們只有心里裝著群眾,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嚴字當頭、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才能最終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區委書記牛方括經常采取明察與暗訪相結合的方式,督導基層一線疫情防控工作,傳遞信心,鼓舞干勁。

“細節決定成敗,一定要在疫情面前筑起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只有基層單位將工作做細、做到位,才能確保盡快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區長張友賢經常采取“四不兩直”方式,一線督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確保源頭管控落實到位,真正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責任在傳遞,力量在匯聚。區委、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帶動全區2000多名黨員干部奮戰一線,匯聚了抗擊疫情的最大合力。為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出臺《關于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考察識別干部的通知》,成立2個考察組,隨機到一線了解干部表現,把做好疫情防控作為衡量“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最現實檢驗。

用嚴實細的防控舉措答好“疫情考題”

始終保持戰時狀態,嚴而又嚴、實而又實、細而又細落實好各項防控措施,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關鍵所在。

“立體式”宣傳,確保家喻戶曉。

“鄉親們請注意,家里有湖北、武漢回來人員,請一定要記得到村里登記,在家隔離14天,發熱了及時看醫生……”大通區充分利用“村內大喇叭”“流動小廣播(宣傳車)”,宣傳防控知識。同時,及時開通疫情防控24小時咨詢和舉報電話,利用“LED顯示屏”高頻度播放疫情防控知識,制作懸掛擺放宣傳板牌1000余處,將“13條禁令”張貼到每個樓棟、每個單元、每個村民組,提高自我防護能力。

“拉網式”排查,確保摸清底數。

大通區充分利用公安系統反饋的大數據,安排各鄉鎮(街道)、村(社區)采取“網上數據分析+網下追蹤到人”的模式,對轄區內經由武漢及湖北來大通人員進行“地毯式”摸排,以村(社區)為單位逐一填報“包保責任表、信息登記表、體溫自測表”三本臺賬,確保做到村(社區)不漏戶、戶不漏人,確保風險源全部掌握。

“封閉式”管理,阻斷疫情傳播。

群眾進出村莊和小區憑“出入證”,進入前須測量體溫……大通區推行村(社區)“封閉式”管理,將監測點向行政村自然村、城鄉社區住宅小區延伸,在46個村、15個社區進出口設立24小時疫情檢測點,實行24小時值班值守,堅決守好家門口防線。

最嚴追責問責,嚴查不擔當、不作為行為。

針對國務院督查組、省第十一督導檢查組、市督導組反映的問題,大通區當天直接傳達到基層一線,即知即改、立行立改,所有問題在第二天中午12點前全部整改到位。同時,區紀委監委成立五個督查組,深入一線每日開展暗查暗訪,對不擔當、不作為、失職瀆職的嚴肅處理、絕不姑息。

(二)平民英雄輩出!世界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面對疫情,無論是黨員干部,還是普通群眾;無論是“60后”“70后”,還是“80后”“90后”“00后”,英勇抗疫是他們共同的選擇。

阻擊疫情,沒有局外人。他們有的每日與病毒作伴,有的24小時堅守一線,有的甚至付出了寶貴的生命……

身先士卒的黨員干部

在孔店鄉大郢村,村民每天都能看見一位手里拿著“小喇叭”,挨家挨戶宣傳防控知識的老人,他就是68歲的村黨支部書記朱法兵。2019年,朱法兵做了胃部手術,目前仍處于身體恢復階段。但戰役打響后,他身先士卒,帶頭拿著小喇叭喊了起來。

當接到疫情防控命令時,由于村書記(主任)身體不好,作為村“兩委”成員的他,主動扛起了全村疫情防控重擔。當村里疫情防控物資缺乏時,他主動打電話給親戚朋友,籌集了84消毒液、酒精和白石灰,用于村內場所和村民車輛消毒。他就是九龍崗鎮曹店村“兩委”成員吳玉成。

大通區大力開展“掛黨旗、戴黨徽、亮身份”活動,100多個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發動2000余名黨員干部當先鋒、作表率,成為戰“疫”一線的“主心骨”。

以身殉職的“城管衛士”

“我還能堅持,等疫情緩解了再休息。”這是大通區城管局大通街道中隊副中隊長陳在華,在抗擊疫情中展現的擔當精神。

今年春節,有著26年黨齡的黨員、退伍老兵陳在華,堅持退伍不褪色,連續多日奮戰在工作一線,認真開展巡查取締轄區主次干道活禽交易市場,關停飲食攤群點,宣傳疫情防控科學知識和政策等工作,每天工作10小時以上,因勞累過度,突發心梗,經搶救無效,不幸殉職,年僅48歲。他以生命詮釋忠誠,以行動書寫擔當,是全市基層黨員干部中涌現出來的杰出代表,被市委追授“淮南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與病毒作伴的疾控人

《平凡的世界》里說:“生活的勇士向來就是默默無聞”。

開展疫情流行病學調查、第一時間運送病毒核酸檢測樣本、在一線疫點進行終末消毒、對密切接觸者進行管理……與病毒零距離,與患者零距離,這是大通疾控人的戰場。

大通疾控中心僅有14名工作人員,尤其是檢驗室只有一名檢驗人員,人員嚴重不足。已退休的原檢驗室科長紀金鈴,接到單位電話后,第一時間返崗參戰。采集樣本的工作具有很高的危險性,采樣組24小時嚴陣以待。紀金鈴無論每天忙到多晚,第二天都依舊站在戰“疫”最前線。后勤組的孫靈玉,2019年新婚,老公是臺灣人,本準備到臺灣過春節,因為工作需要,她選擇了和同事們一起戰斗。衛監所所長吳照麟,在下去檢查時候不慎腿扭傷了,休息一天后繼續投入戰斗。

退伍不褪色的硬核“90后”

當看到QQ群里大通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發出的倡議后,1997年出生的陳曉宇第一時間到大通街道遠望社區報到,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陳曉宇是2019年退役的武警戰士。在社區,他主要從事街巷衛生消毒、來往人員登記和卡點居民出入證查驗等工作,每天工作10小時以上。“我每天晚上10點交接班,有時凌晨也會協助片區民警執勤。雖然很辛苦,但能為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出一份力,我覺很驕傲!”樸實的話語,彰顯了他的軍人本色。在他的帶動下,李然鵬、王克、朱玉虎、王明兵、朱旭東、余婉瑩、沈李7名“90后”退役士兵紛紛加入到戰“疫”中來。

普通百姓的“溫暖之舉”

2月2日,孔店鄉河沿村高秀蘭、周慶英兩位80多歲的老人結伴來到村部,每人捐獻1000元,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2月5日,洛河鎮陳郢村低保戶段宗義拄著拐杖來到村便民服務中心,將自己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1100元錢捐贈給村里,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

金錢有價愛心無價。在疫情防控一線,愛心故事每天都在發生,匯聚成愛的暖流,凝結戰“疫”強大動力。

(三)“雙勝利”志在必得!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既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大考。大通區學會“彈鋼琴”,做好統籌文章,奏響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的“交響樂”。

一元復始寒冬去,萬象更新暖春來。大通區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做到“兩手抓、兩手硬”。

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奏響發展“春之曲”

淮南市石油化工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是一家礦用設備生產企業。隨著復工復產號角的吹響,企業率先向大通區園區服務中心遞交了復工申請書,經區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批準,成為園區第一批復工企業。“目前,共有130余名員工返崗,正在加班加點生產,努力把失去的時間趕回來。”企業負責人王長斌告訴記者。

把失去的時間趕回來!從2月12日起,大通工業新區、上窯工業集聚區的一波企業陸續復工復產。據統計,全區復工復產企業已達23家,其中工業企業21家。

安全是企業復工復產的前提。大通工業新區將園區劃分為4個網格,由區級領導帶頭包保,每個網格安排2名工作人員對接,包保每個網格的20多家企業,將防控任務落實到人。同時,園區服務中心積極幫助企業協調解決消毒酒精、84消毒液、口罩等一批防護物資;主動上門服務,幫助企業辦理“淮南市生活必需品及重要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證,解決了企業運輸車輛出行之憂。

春天是孕育希望的季節。各家復工企業快速運轉的機器,奏響了恢復經濟發展、重建生產秩序的春天旋律。

抓好春耕春管,誓奪農業豐產豐收

人勤春來早,春耕備耕忙。

在孔店鄉河沿村草莓種植大棚里,農技專家正在指導草莓種植戶做好病蟲害防治,抓好春季田間管理。

在上窯鎮馬廟村蔬菜大棚里,村民正在抓好西紅柿、南瓜等大棚蔬菜的田間管理,守護好群眾“菜籃子”。

在洛河鎮陳莊村,在農技人員的指導下,農民正在使用機械為小麥噴灑農藥。

……

一個個春耕、春管場景,構成了一幅“春耕圖”。

“調查顯示,當前全區9萬畝小麥一類苗3.6萬畝,二類苗4.5萬畝,三類苗1.8萬畝,總體苗情好于常年。”大通區農業農村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隨著氣溫回暖,該區積極做好春耕備耕及農業生產,安排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調查小麥苗情長勢,指導農民抓好田間管理,已追返青肥3萬畝,化學除草2.3萬畝,為農業豐產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千方百計保民生,始終不變的是為民情懷

群眾身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

“每兩天外出購買一次蔬菜等生活必需品,蔬菜、瓜果、肉類等產品豐富,價格穩定。”家住居仁村小區的王大娘說。疫情發生以來,大通區加強農副產品等居民生活必需品的調配和市場供應,強化市場監管,保障居民生活平穩有序。從區商超疫情防控專項工作組重點監測的11家商超看,糧、油、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價格平穩。

孔店鄉是草莓大鄉,草莓面積達9000多畝,從事草莓種植的農戶遍布19個行政村,共800余戶。受疫情影響,草莓一度出現了滯銷。大通區委主要負責同志率先在微信工作群里發出一條“暖心倡議”,全區黨員干部積極伸出援手,上演了一場“愛心接力”。孔店鄉組建了“愛心助農小分隊”,開展免費訂單配送服務。為解決草莓種植戶長期銷售問題,大通區堅持政府搭建橋梁、市場化運作,與永輝、蘇果等大型商超接洽,創新大戶代銷模式,與長豐草莓大市場達成合作意向,正式在孔店鄉河沿村設立草莓收購點,路程縮短10公里,草莓種植戶足不出鄉就可以賣個好價錢。

疫情還未結束,戰斗還在繼續。只有堅持住,才能最終打得贏。“疫情不止,戰斗不息。”這是大通區干群的共同誓言。他們堅信,春天已如期而至,疫情終將過去!

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大通必勝!(記者 朱慶磊)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岭县| 精河县| 宜良县| 本溪市| 东乡县| 蒲江县| 洛阳市| 肇州县| 堆龙德庆县| 育儿| 石门县| 凉城县| 灌阳县| 青州市| 辽阳市| 栖霞市| 马龙县| 和平县| 揭东县| 咸丰县| 平乡县| 华安县| 定南县| 新郑市| 龙门县| 惠东县| 新巴尔虎右旗| 岐山县| 靖江市| 杭锦后旗| 台北市| 渭南市| 阿尔山市| 岐山县| 民和| 松潘县| 图们市| 隆安县| 荥经县| 龙江县| 西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