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記在疫情防控一線殉職的淮南市大通區城管局大通街道中隊副中隊長陳在華
2月1日清晨6點,大通區城管局大通街道中隊副中隊長陳在華和妻子在家里相遇了,他是起個大早去上班,她則是剛剛下了晚班。因為參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夫妻倆都是忙得連軸轉。
看到丈夫臉色不好,妻子一再勸他不要上班了,在家休息休息。陳在華卻對妻子說,“單位疫情防控工作任務重,隊員們都堅守在防控一線,我作為中隊副隊長,還是一名黨員、一名退伍老兵,不能掉隊,我身體扛得住,再堅持堅持,等疫情結束后我再請假休息。”說完,陳在華便離開家,匆匆踏上了上班路。途中,陳在華感覺身體出現嚴重不適,實在無法堅持到崗,便就近前往醫院就診。醫生診斷結果是急性心肌梗死,并立即安排其住院治療。但終因病情嚴重,搶救無效,于2月3日凌晨5時不幸去世,以身殉職,生命定格在了48歲。
噩耗傳來,陳在華的家人、朋友、同事陷入難言的悲痛之中,人們無法相信:那個不忘初心、不計名利,一身干勁、沖鋒在前的陳在華走了……“我多么希望這只是一場夢!”“他真的是一個好人啊!”“他是太累了!愿他在天堂里不再那么勞累!”
抗擊疫情的“急先鋒”
——他忠于職守、沖鋒在前,連續奮戰多日,每天工作時長都在10小時以上
陳在華,1972年2月出生,1992年12月入伍在沈陽軍區某炮兵旅服役,1994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5年12月退役,1996年至2003年在淮南市規劃監察大隊工作。2003年以來,他先后在大通區城管局洛河鎮中隊、上窯鎮中隊、大通街道中隊工作,生前任大通街道中隊副中隊長。
2020年春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我市啟動重大公共突發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全市城管系統積極響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全體黨員干部職工迅速行動起來,全力投身到疫情防控第一線。
大通街道是大通區政府駐地,人員集中,情況復雜,疫情防控任務十分繁重。作為大通街道中隊副中隊長,陳在華第一時間返回工作崗位,帶領協管隊員,取締了轄區所有活禽交易市場,關停了所有飲食攤群點,并積極宣傳疫情防控科學知識和政策。流動攤點多的環鐵路,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他主動請纓,抓住早晚兩個關鍵時間段,采取不間斷巡邏、死看硬守的方式,取締了所有攤點,避免了人員集聚帶來的潛在風險。“春節以來,陳在華連續多日一直帶頭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每天工作時長都在10小時以上,充分發揮了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大通區城管局局長沈樹輝告訴記者。
1月31日下午4時許,正在路面巡查的陳在華突然感到身體有些不適,氣促、胸悶,此時他已連續工作了8個小時。于是,他抽空給愛人打了個電話,愛人勸他身體不適就不要堅持工作了,早點回家休息。“當時,我巡查了陳在華負責的轄區,看到他有點疲憊,叮囑他做好防護,若覺得身體吃不消,就早點回家休息,被他婉言拒絕了。”大通區城管局副局長鄭義回憶說,陳在華帶領隊員一直巡查值守至晚上7點,直至完成交接班后,才返回家中休息。
陳在華的愛人是一名社區工作人員,近期也一直堅守在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線。1月31晚,她值夜班直至次日早晨6點才回到家中,與丈夫匆匆見了一面。“如果那天下午(1月31日)4點鐘,他就去醫院治療,就不會這樣了;如果那天(2月1日)早上,我態度再強硬一點,也許他就不去上班了,也就不會突發急性心肌梗死。”回想起當時情況,她已泣不成聲。
同事眼中的“老黃牛”
——他守初心、擔使命,退伍不褪色,對待工作不計得失、沖鋒在前
一身城管制服、日夜堅守執法、苦口婆心勸說——與許多城市管理者一樣,陳在華17年的工作生涯是以苦為樂、以苦為榮。
在同事們眼中,陳在華是一個敢于擔當、勤懇工作的“真漢子”。采訪中,同事們用手機點開了一張張陳在華工作時的照片,輕輕述說著他生前的工作表現,往事歷歷在目。
照片中,陳在華身穿城管制服奔走在大街小巷中,維護著城市的整潔和美麗。他溫暖笑容的背后,透露出一股“不用揚鞭自奮蹄”的干勁、一顆“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初心、一份“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堅毅。
大通街道中隊中隊長廖德好談起這個“好戰友”時一臉惋惜。“2003年,我們一起進入大通區城管局工作,至今已相識了17年。老陳是一名老兵,退伍不褪色,始終保持著軍人的嚴謹作風,臟活累活重活總是搶著干,深受中隊同事的信任和尊敬。”廖德好回憶起一件小事:在大通街道環鐵路,有一個特殊的小攤販,母親帶著一個殘疾的女兒,靠著賣點水果維持生計,由于經常流動經營,給城市管理帶來了“麻煩”。陳在華了解情況后,主動請纓,與這對母女面對面、心貼心地交流,了解其困難后,積極協調,為母女選擇了一個固定的地方,既解決了城市管理難題,也保證了母女倆的日常生活。“陳隊長脾氣好、有耐心,善于與老百姓溝通,留給我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常掛臉上的溫暖笑容。”附近居民說。
“陳在華是一名有著26年黨齡的老黨員,是一名‘老黃牛’式的黨員,淡泊名利、不計名利是他的顯著品格。”大通城管局副局長姚多琦告訴記者,2019年,局里準備從基層一線擇優選拔一名干部到機關工作,考慮到陳在華在基層工作了十多年,經局領導班子決定,擬把他調到機關來工作。局領導在找他談話時,他當時的回答是“考慮一下!”后來,他還是婉言拒絕了,表示愿意在一線再多干幾年,把機會留給了他人。
方磊于2011年進入大通街道中隊工作,前期一直跟著陳在華學習鍛煉。“陳隊長是我的好領導、好師傅,工作中手把手地教我,生活中無微不至的關懷。”方磊說,在陳在華的教導下,他成為“數字城管”方面的小能手,并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平凡的工作,平凡的身影,融入工作點滴中的是陳在華深藏心中的那份使命和責任。陳在華走了,在他每天巡查的大街小巷似乎還印記著他的足跡,社會各界人士都在為失去一名敢于擔當的“城市衛士”而深感痛惜。
“陳在華是一名老黨員、一名退伍老兵,他用生命踐行入黨誓詞,用使命擔當為百姓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保駕護航,不幸倒在了疫情防控第一線。他是名副其實的‘城市衛士’,他身上折射出淮南城管人守初心、擔使命,淡泊名利、不計得失的‘精氣神’。”市城管局黨組書記、局長宮傳敏告訴記者,市城管局黨組已經發出通知,號召全市城管系統全體黨員干部職工向陳在華同志學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奉獻、擔當作為,在防控疫情一線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城管人的新貢獻。
【記者手記】 面對蔓延的疫情,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退伍老兵,陳在華的選擇是忠于職守、沖鋒在前,不幸倒在了疫情防控第一線。他是全市疫情防控一線涌現的先進典型代表,是全市各級黨員干部學習的榜樣,他身上體現的守初心、擔使命,退伍不褪色的“精氣神”,激勵著全市疫情防控一線的黨員干部群眾,抓細抓實各項防控工作,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平凡孕育偉大,偉大出自平凡。陳在華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奮不顧身,源自于他日常工作的勇于擔當。在大通城管系統工作17年來,他始終扎根在一線,平凡堅守的背后,是他深藏心中對事業的那份責任。他是一名愛崗敬業、敢于擔當的“城市衛士”。(記者 朱慶磊)
圖為陳在華同志生前工作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