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區2000余名黨員干部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春節前夕,大通區上窯鎮方樓村村民方某夫妻倆開車從湖北返鄉過節。村委會主任方昌龍第一時間登門,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卻吃了“閉門羹”。方昌龍又多次登門,不厭其煩地宣傳疫情的傳播途徑、危害和目前疫情防控形勢,最終換來了方某夫妻倆的理解配合,主動居家隔離。同時,他堅持每天兩次走訪村里的四戶湖北返鄉人員,自己花錢買了米、面、油、菜等生活用品給他們送去,做到隔離人員但不隔離愛。
“各位父老鄉親請注意,家里有武漢回來的,請一定要記得到村部登記,在家隔離14天,發熱了及時看醫生……”連日來,孔店鄉大郢村68歲村黨支部書記朱法兵手里拿著“小喇叭”,挨家挨戶宣傳防控知識。2019年,朱法兵做了胃部手術,目前正處于身體恢復階段。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擊戰打響后,他身先士卒,靠前指揮,帶頭拿著小喇叭喊了起來,把橫幅掛了起來,把防控措施落到實處,有力守護了群眾生命安全。
面對不斷蔓延的疫情,大通區大力開展“掛黨旗、戴黨徽、亮身份”活動,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發動全區2000余名黨員干部當先鋒、作表率,全力打好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疫情阻擊戰,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黨旗飄揚,各級黨組織成為“戰斗堡壘”。大通區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按照“網格化”“地毯式”防控工作要求,明確包保責任,劃分出61個防控疫情責任區,設立了103個疫情監測點,形成了覆蓋區、鄉、村三級的疫情防控網絡。全區100多個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選配黨員干部,廣泛動員群眾,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線。截至目前,全區共摸排登記外省返回人員1200余人,其中從湖北返回234人(包括武漢返回139人),均沒有出現確診和疑似病例。
黨徽閃耀,黨員領導干部成為“主心骨”。大年初一,全區各級黨員干部結束假期,提前回到崗位。實施領導干部包保制度,區四大班子成員、區直部門負責同志共122名黨員干部主動下沉到46個村、15個社區,各鄉鎮(街道)、村(社區)成立了210人的包保隊伍,帶頭沖鋒在疫情防控一線。近30個區直部門全面開展疫情防控指導工作,區衛健系統350余名工作人員日夜奮戰在一線,各村(社區)均設立24小時疫情監測點,開展外來人員體溫監測工作。加強區、鄉鎮、村(社區)發熱門診管理,對可疑人員和發熱人員進行登記監測;建立疫情監測、評估、預警、反應機制,實行日報告和零報告,截至1月31日下午5時,因發熱引導到指定醫院就診32人,盡最大可能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
亮明身份,廣大黨員成為“先鋒隊”。全區設立了11個黨員志愿服務站,組建了64支黨員志愿服務隊,發動36名青年黨員大年初一參與車站、高速口、農貿市場等重點區域疫情監測工作,發動200余名黨員干部電話問訪群眾近8000戶次,涌現出一群先進典型,如“沒有防護服,沒有護目鏡,沖在高速路口第一線”的九龍崗鎮衛生院職工顏凡銀和李珍,“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們”的區市場監管人……他們堅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沖鋒在一線,彰顯黨員本色。(記者 朱慶磊 通訊員 吳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