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區全力防控疫情守護群眾健康
“廣大居民,請注意個人衛生健康,勤洗手消毒、多開窗通風、多飲用開水;少去人口密集場所,外出戴口罩;盡可能不外出走親訪友,少聚餐、少聚會、少聚集。”1月27日上午,記者在大通區大通街道居南社區采訪時看到,社區工作人員采取設立宣傳點、入戶宣傳等方式,向居民發放《倡議書——致廣大市民的一封信》,宣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知識。
“我們在主要路口、小區懸掛防疫宣傳標語100余條,循環播放錄制音頻《倡議書——致廣大市民的一封信》。重點做好返鄉人員登記,截至1月27日上午,轄區共登記返鄉人員19人,均已落實包保責任,督促他們自覺居家隔離,并嚴密跟蹤發熱情況,堅決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處置。”大通街道負責人告訴記者。
疫情防控,關乎群眾生命健康。全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擊戰打響后,大通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迅速進入戰時狀態,建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監測、評估、預警、反應機制,切實做到嚴防嚴控、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嚴責任,領導包保村(社區)。制定下發《大通區領導干部聯系包保安排的通知》,堅持區領導帶頭、區直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參與,實行防控工作領導干部包村(社區)制度,實現了46個村、15個社區全覆蓋。
廣宣傳,防控知識家喻戶曉。利用大通區政府官網、大通發布微信平臺,轉發《淮南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通告》,公布省市疫情防控咨詢熱線電話;各村、社區工作人員積極行動起來,在村、社區設立宣傳點,在各進村路口、社區顯著位置懸掛橫幅,將《倡議書——致廣大市民的一封信》張貼到社區宣傳欄、村民家門口。此外,設立咨詢電話,回答、解釋、處置群眾反映的各類疫情問題,并安排發放張貼各類疫情宣傳知識近8000份,確保家喻戶曉、科學預防。
抓培訓,提高專業應對能力。組織全區各醫療衛生單位管理、醫護人員集中培訓9場,培訓280人次,確保熟悉和掌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知識和技能,規范開展篩查、登記、分析、報告、救治、處置等防控工作。同時,多方籌措防控物資,目前全區已購買解決一次性口罩20000只,84消毒液210瓶,酒精10箱,一次性手套200個,額溫槍20個。
查病源,確保不少一戶、不漏一人。認真做好疫情監測、排查、預警等工作,高度重視農村和城鄉結合部、社區等點位,加強人員追蹤,實施網格化、地毯式管理,有效落實綜合性防控措施,做到區不漏鄉、鄉不漏村、村不漏戶、戶不漏人。目前,全區已摸排登記從外省回鄉人員1200余人,因發熱引導到有發熱門診醫院就診32人,目前沒有出現確診和疑似病例。同時,規范做好密切接觸者居家隔離觀察工作,實行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
防源頭,內防擴散、外防輸出。重點做好淮南東站、高速淮南東出入口疫情防范工作,加強人員體溫檢測,堅決防止疫情輸入、蔓延、輸出。區衛生監督所加強衛生監督執法檢查,兩次深入轄區內各醫療機構開展傳染病防治執法檢查。同時,著力管控人員密集場所和活動,在重點場所做好通風消毒、體溫檢測、衛生檢疫等工作。
針對學生群體,區教育系統注重發揮教師作用,做好家長和學生的疫情防控知識普及工作。區文化和旅游局停辦“送戲下鄉”等活動,區文化館、圖書館和鄉鎮文化館等已停止對社會開放,嚴防出現集聚性疫情。(記者 朱慶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