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出口企業,發展外向型經濟,打造優質營商環境,淮南高新區智造園區引導外貿企業“買全球、賣全球”,走上“一帶一路”——“高新智造”,通達四海連起光明紐帶
一個個日用玻璃器皿經過鎏金貼花,晶瑩剔透,閃耀著富貴的光彩,這批產品即將出口沙特。走進位于淮南高新區智造園區的溢泳銘玻璃有限公司,工人們正在生產線上忙碌著,自從參加了我市在匈牙利舉辦的中國品牌商品(中東歐)展的特展后,企業出口通道進一步打開,產品覆蓋十多個中東國家,今年已創匯618萬美元。
在淮南高新區智造園區,溢泳銘玻璃只是園區發展外向型經濟的一個縮影。如今,已有9家出口企業在外貿發展領域各顯神通,他們或單打獨斗,或抱團取暖,在“一帶一路”中分享澎湃而至的希望和發展成長的磨礪,在互聯互通中播撒合作的種子,聚沙成塔、積水成淵。
夯基壘臺,志在通江達海
“全心服務,創一流營商環境;轉型提質,建百億產業園區!”近年來,淮南高新區智造園區明確戰略方向,向百億園區挺進。
淮南高新區智造園區位于謝家集區,這里曾是淮南市的采煤大區,也是采煤老區。當煤炭資源枯竭,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的迫切需求便顯得尤為突出。
美亞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原煤炭部支護材料定點生產企業,曾經為煤礦發展提供下游服務,其研發生產的樹脂錨固劑、聚氨酯錨固劑、礦用加固材料等礦用支護系列產品,曾用于長江三峽、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青藏鐵路、北京奧運場館、上海世博會展館、特大型煤礦等國家重點工程。
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美亞高新的轉型步伐堅實有力,通過技術研發,擁有各項專利50多件,產品已擺脫單純礦用,被廣泛應用于礦山、建筑、水利、水電等領域,并出口到歐美、中東、中亞等眾多國家和地區。
智造園區一邊引導依礦而生的企業積極轉型,一邊通過招商引資,調整產業結構,向外向型經濟邁進,瞄準“一帶一路”,鼓勵企業走出去,買全球、賣全球。
立柱架梁,達則兼善天下
面對“一帶一路”機遇,淮南高新區智造園區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的戰略,實行促外貿、引外資等政策措施,支持企業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
和“溢泳銘”一樣,“海貝家居用品”日加工各種玻璃制品28萬只左右,年生產廣告杯、廚具系列、水具系列等產品近1億只,并與國內外各大啤酒企業及禮品公司合作,產品出口韓國、日本、德國、中東地區。
而這兩家玻璃制品企業的上游企業“德聯玻璃”,也落戶在智造園區。作為智造園區的招商引資企業,“德聯玻璃”投資1.2億元,生產晶白、高白、高硼硅系列高檔日用玻璃制品,廣泛應用于家居、餐飲、食品化妝品包裝等行業,70%出口歐美中東等國家和地區。
孕育種子、培植希望、擴大市場……如今,在智造園區,家居玻璃制品產業鏈業已形成,上下游企業在互聯互通中實現合作共贏。
在轉型發展中,智造園區努力爬坡過坎,打開新的思路,讓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更有力量。預計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24億元以上,規模以上企業增加到31家,總產值20億元以上。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4億元,年產值達到億元以上企業預計突破7家。
精雕細琢,筑夢希望絲路
“外貿企業要隨環境而變,因事而謀,抓住‘一帶一路’的機遇,順勢而為!眻@區負責人感言,適者生存的秘訣就是變。
從主營國內市場,到轉戰國際市場,安徽凱彥達環保餐具有限公司也在變!作為一家專業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生物可降解一次性環保型紙漿餐具的企業,“凱彥達”4條生產線已經投入生產,出口額預計達7000余萬元,產品遠銷至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英國、荷蘭等國家。
走進智造園區,1.5萬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建設主體工程已經竣工;2018年招商重點企業泰隆機械、溢泳銘、凱彥達等均已達產。圍繞“五大發展”行動計劃,園區通過“夯實招商基礎,創新招商思路,轉變招商策略”三大舉措,進一步改善基礎設施,優化營商環境。
今年下半年,園區召開執法座談會,幫助出口企業與法制部門對接,邀請公檢法、環保、安全等部門共商環境,施行綜合執法,避免執法部門多頭執法,避免企業應付多頭檢查。同時,園區的定制公交直達企業,有效破解用工難;創造條件,逐步消化歷史遺留問題,為出口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這是我們共同經營的家!”智造園區負責人的話擲地有聲。在這里,服務大廳始終溫暖如春,跟蹤式、閉環式服務,一對一、點對點的保姆式服務,讓入駐企業在規劃、用地、施工等各個環節,都感受到“家的味道”。
智造園區一項項扎實的舉措,不僅增強了企業走出去的信心,同時也為淮南市開放發展闖出了新路,正可謂沐浴千年海風吹,筑夢絲路再起航!(記者 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