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
|
|
|
|
|
|
|
|
 
首頁 > “尋找最可愛的人”征文 > 上陣父子兵 兩代從軍路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協同創新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縣區傳真
 我市開展“質量月”專題宣傳咨詢活
 潘集區構建基本養老保險立體化宣傳
 鳳臺縣多措并舉推進“鳳糧入川”
 八公山區扎實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
 毛集實驗區招商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
 田家庵區“春風行動”突出精準扶貧
 八公山區全力應對H7N9疫情防控
 謝家集區成功搗毀一處食品加工黑作
上陣父子兵 兩代從軍路
【字體: 】 發布時間:2019/12/18 9:18:41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一位在崗,一位退休在家,父子倆用自己的行動,發揚軍隊優良作風,轉業不轉志、退伍不褪色——上陣父子兵 兩代從軍路 

“崇拜什么樣的人就會有什么樣的人生!”這是鳳臺經濟開發區人武部部長孫愛軍的親身感受。對于他來說,身邊有榜樣,心中有偶像。這個榜樣和偶像,便是他的父親,一名永葆軍人本色的退伍老兵孫多堯。

正所謂“上陣父子兵、兩代從軍路!”多年來,父子倆始終保持軍人本色,發揚軍隊優良作風,轉業不轉志、退伍不褪色,在各自崗位上續寫新的篇章,彰顯了新時代退役軍人的新風采。

抗洪搶險中的使命與擔當

上世紀60年代,孫愛軍的父親孫多堯參軍入伍,70年代,孫愛軍的叔叔參軍入伍,沿著父輩的腳印和兒時的夢想,他也光榮入伍。轉業后,他依然保持著軍人的本色,牢記著使命擔當。

2012年8月26日,鳳臺縣發生特大內澇,上千名群眾被困村莊。凌晨4時,孫愛軍接到電話:民兵應急分隊緊急轉移3000名被困群眾。

險情就是軍令!孫愛軍立即組織民兵到預定的地點集合。此時,大雨未停,道路中斷,他帶領應急分隊徒步繞行,第一個趕往搶險現場,轉運群眾、封堵決堤……手被劃破、腳被割破,但他仍一次一次沖鋒在最危險第一線。

2013年9月30日夜,孫愛軍接到指令:出動應急分隊至關店鄉抗洪搶險。面對不斷擴大的決口,水流湍急,稍有不慎便有生命危險……他穿好救生衣,扶著挖掘機的鏟斗,一邊將一根根鋼管楔入決口,一邊帶頭跳下決口,帶領應急分隊的戰友們將一袋袋沙袋壓好、填實……圓滿完成抗洪搶險任務。

為民解困中的熱心與恒心

在維穩綜治信訪工作中,孫愛軍發揚了革命軍人的釘子精神,深入社區和信訪戶家里了解情況,變被動為主動,把多起信訪苗頭化解在萌芽狀態。

2019年3月,70多歲的社區群眾魯某很痛苦,妻子與兒子同時精神病發作并有暴力傾向。得知情況后,孫愛軍第一時間與社區干部、派出所干警溝通。整晚在魯某家里幫助看護,第二天一早又冒著大雨,自己駕車把病人送到市精神病醫院。同時和有關部門協調,辦理了低保,解決了其家人的后顧之憂。近幾年,孫愛軍先后幫助勝利社區、燈塔社區多戶重度精神病人解決糾紛并送醫診治。

提起孫愛軍的父親孫多堯,熟悉他的人都紛紛伸出大拇指,對他贊不絕口。

作為一名1968年入伍的老兵,不論從入伍當兵還是退役到地方工作,孫多堯都保持軍人優良作風。由于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孫多堯有著較好的群眾基礎,退休后的十幾年時間里仍有不少群眾找上門要求他幫助調處矛盾糾紛。只要他出面調解,鄰里間的大事小情都能得到妥善解決,人們親切地稱呼他是家庭調解室。

不忘初心永葆軍人本色

在擔任鄉武裝部長期間,孫多堯先后榮立一次三等功,三次二等功,多次被省軍區評為“雷鋒式”的人武部長,“以勞養武企業家”。他帶領退役軍人創辦了城北湖漁場、塑料編織廠、石料廠、鋼材加工廠等數十家以勞養武企業,培養了近20余名退伍軍人企業家,拓展近百個就業崗位。

孫多堯今年70多歲,本應是退休在家安享晚年,但面對一位百歲高齡的岳母,孫多堯十幾年來如一日,悉心照料身患腦癱而臥床不起的岳母,家庭和睦團結,成為鄰里皆知的“孝老愛親、和諧之家”。

尊老愛親,善待和關愛老人是中華傳統美德,也是我們每個人應有的作為。他認為:“人人都要老,要給下一代人做個好榜樣,尊老愛親,要帶著感情,發自內心,而不是做給外人看的。若當今社會人人以孝當先,以愛為本,社會將變得更加美好、文明、和諧。”多年來,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父子兩位退役軍人,一位在崗,一位退休在家,但是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努力發揚軍隊優良作風,轉業不轉志、退伍不褪色,顧全大局、服從安排,用實際行動為國旗增光、為軍旗添彩,充分彰顯了新時代退役軍人的新風采。(記者 柏松)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志丹县| 兴宁市| 若尔盖县| 潍坊市| 湄潭县| 铜鼓县| 樟树市| 台东市| 会东县| 宝应县| 探索| 江永县| 吉安县| 贵定县| 乌拉特中旗| 衡阳市| 关岭| 延庆县| 辽源市| 莲花县| 托克托县| 永春县| 郧西县| 宜都市| 蒙城县| 台东市| 和政县| 赤水市| 通化县| 金平| 松溪县| 华阴市| 象州县| 浮梁县| 石河子市| 丰顺县| 特克斯县| 灵寿县| 尤溪县| 沂水县| 富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