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區里一直在抓文明創建,周邊環境改善很多,但是還有些小街小巷路面坑坑洼洼影響出行,有的商販出店經營、占道經營影響交通,小區內車多亂停,文明創建仍需加強。”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家住八公山區的蔡保娟在相關部門征求意見建議時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為百姓謀幸福,是最溫暖的初心。八公山區在主題教育中,始終突出問題導向,堅持“改”字當頭、“實”字托底,把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重要目標,把群眾滿意作為檢驗主題教育成果的重要標準,傾聽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出實招硬招回應群眾關切,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為切實解決群眾身邊的痛點、難點問題,該區繼續完善道路設施,推進城市道路“白改黑”,集中整修淮鳳路、礦北路等道路,整治8條小街小巷,實現了路面硬化、排水設施完善,全區道路裝燈率100%、亮燈率95%以上。同時持續整治占道經營,取締丁山路、商業街等沿線商鋪占道擺攤,進一步規范排檔夜市及農貿市場。全區20個無物業管理小區和周邊小街小巷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解決物業服務和清掃保潔問題,并且“見縫插針”施劃非機動車停車位,設置停車標志標識103個。
“現在城市道路更寬敞了,背街小巷更整潔了,車輛停放更有序了。”蔡保娟高興地說,看到這些文明創建新舉措、新成效,老百姓主動參與創建的勁頭更足了!
“為了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心走實,我們切實將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貫穿主題教育始終。”八公山區委組織部負責同志表示,該區領導干部在抓好學習這個重頭戲的同時,結合分管領域工作確定專題,制定調研方案,開展基層調研204次,聽取基層黨員群眾、工作服務對象的意見建議415條,檢視問題395條,制定整改措施408個,以真改實改主動改的實際行動,確保主題教育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房地產項目歷史遺留問題一直是群眾關心的大事,也是區委、區政府關切的要事。為了讓群眾早日拿上新房鑰匙,該區責任領導多次協調建設、規劃、房產、消防等部門推進問題加快解決。目前,陽光麗景項目住宅部分已基本完工,正在有序開展交房工作。瀾山和府項目規劃證明、土地權屬證明、房屋質量安全證明、消防安全證明四大核心要件均已取得,已有近百名業主辦理了不動產證。同時,在工作的過程中,責任領導還定期約訪業主代表,及時通報工作情況,幫助業主解決了子女入學、戶口遷移等燃眉之急,獲得群眾的理解與支持。
“我們鎮王巷村是個農業大村,但是一直以來生產道路兩邊沒有水渠,旱季干旱,雨季內澇,特別影響村民生產生活。”山王鎮黨委委員、組織委員趙云介紹說,鎮、村兩級都很重視這件事,結合主題教育積極爭取區一事一議特惠資金37萬余元,目前正在生產道路兩邊新建長度1350米的水渠,預計今年12月底之前完工。該水渠建成后,將解決村內1000多畝地的灌溉和排澇問題,進一步促進該村農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記者 何婷婷 通訊員 施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