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跋涉千里緝拿兇犯,還是在大街小巷處理各種糾紛;無論是在車水馬龍的十字路口指揮交通,還是在人民生命財產受到威脅時奮力搶救……今日淮南,呈現給我們的不僅有日新月異的發展熱潮,更有人民警察傾力打造的平安與穩定。
黨的十八大以來,淮南公安始終堅守初心與使命,恪盡職守,統籌推進法治公安建設、過硬隊伍建設、科技強警建設,全面提升維護社會安全穩定、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水平。
守護平安,夯實民生之本
8月22日上午,市民韓某牽著家中寵物狗到菜市街買菜時狗被盜,老龍眼派出所民警迅速抓住竊賊;8月21日下午,孤堆街道一戶居民家中液化氣著火,孤堆派出所民警及時趕到現場滅火,化險為夷;6月20日晚上,一名男子醉臥馬路邊,李郢孜派出所民警驅車送其回家……
作為世界上公認的最有安全感的國家之一,“平安中國”成為一張亮麗的國家名片。數據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淮南人民群眾安全感實現“六連升”,2018年達到96.36%,對公安工作滿意度達到歷年最高為95.06%。
平安是最大的民生。自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以來,全市共摧毀涉黑涉惡犯罪團伙16個、犯罪集團18個、犯罪團伙118個,采取強制措施1138人,破獲涉黑涉惡案件580起,打處涉嫌充當“保護傘”公職人員及村干部85人,查封、凍結、扣押涉案資產8.08億元。
保民平安必須緊盯犯罪。與2012年相比,2018年全市刑事案件發案總數下降38.7%,命案發案數下降37.5%、破案率達100%,八類嚴重暴力犯罪發案數下降52.1%、破案率提升至83.2%。圍繞群眾深惡痛絕的多發性侵財犯罪,淮南公安深入開展嚴打“盜搶騙”犯罪攻堅戰。與2012年相比,2018年全市侵財案件發案數下降44.7%,“入室盜竊、入室搶劫、撬盜機動車”等三類可防性案件發案數下降79.5%。
服務人民,凝聚發展力量
“再也不用為了辦身份證來回跑了!”“辦交管業務只要動動手指,就可輕松搞定!”“出國辦護照、辦簽證也越來越便捷”……
群眾發自肺腑的這些點贊,是對“人民公安為人民”的最佳褒獎。
近年來,淮南公安扎實推進“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推進便民服務e網通平臺線上線下功能互補、無縫銜接,使廣大群眾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把辦事的“窗口”當作改革的“主場”,瞄準存在“反復跑、多頭跑”的問題,推動實現“最多跑一次”,切實增加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目前,全市設立出境入境辦證受理中心4處,辦證大廳3個,成立戶政大廳6個。
上世紀60年代初,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干部群眾創造了“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實現捕人少,治安好”的“楓橋經驗”。淮南公安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持續深化具有淮南特色的社區警務、“一村一警”包村聯系工作、警民聯調、校園安全網、公民安全課堂等“五大載體”。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建成城鄉社區警務室293個,其中社區警務室186個、農村警務室107個。2018年,全市成功化解矛盾糾紛17071余起,化解率達89.77%。
改革強警,鍛造過硬隊伍
緊跟現代科技和信息技術發展趨勢,淮南公安縱深推進大數據實戰應用體系建設,強力推動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智能語音等新技術與公安工作深度融合,一些新技術、新手段相繼投入實戰應用。2019年7月18日,淮南公安機關利用最新刑偵技術一舉破獲24年前柏園小區滅門慘案,抓獲犯罪嫌疑人楊某某。
為緊貼實戰需要,市公安局扎實開展中級警務實戰技能分類達標訓練,組織開展“四隨五小”崗位練兵活動,全方位提升民警履行職務、執勤執法的能力水平。組織心理健康學科骨干團隊深入基層一線對民警開展心理健康知識普及、心理減壓訓練、實戰心理素質提升等心理健康服務工作,確保了全市公安民警在艱巨繁重的任務下,能夠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高昂的斗志投入到工作中。
回首過往,我市公安機關把百姓的期盼放在心上,把守護平安的責任扛在肩頭,邁出了鏗鏘有力的步伐。展望未來,全市公安機關將進一步凝神聚力,以更加旺盛的斗志,保持良好工作風貌,切實做好掃黑除惡等當前各項重點工作,為維護好全市治安穩定和經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記者 廖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