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積極防范化解風險有力維護金融穩定
當前,非法集資和“套路貸”、網絡詐騙等金融領域涉黑涉惡新型案件高發多發,涉及領域眾多,“上網跨域”特點明顯,必須進一步加強源頭防控。
今年以來,我市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提高政治站位,強化組織領導,堅持防范打擊非法集資和地方金融領域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并行推進、同步發力,持續整頓金融亂象,堅決打擊非法集資等非法金融活動,積極推動全鏈條治理,有效控制風險,有力維護了金融和社會大局穩定。
非法集資陷阱多多不得不防
非法集資是對涉嫌觸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集資詐騙罪、高利轉貸罪、非法經營罪、虛假廣告罪,以及擅自發行股票、公司、企業債券罪等的統稱。
如何認清非法集資活動?符合以下條件可以認定為非法集資:主觀方面是故意的;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準或者借用合法經營的形式吸收資金;通過媒體、推介會、傳單、手機短信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股權等方式還本付息或者給付回報;向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
非法集資危害極大。以高回報為誘餌,以騙取資金為目的,破壞了金融秩序,影響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非法集資有很強的欺騙性,容易蔓延,犯罪分子騙取群眾資金后,往往大肆揮霍或迅速轉移、隱匿,使受害者損失慘重,極易引發群體事件,甚至危害社會穩定。非法集資活動經常以響應國家政策、金融創新、慈善互助等名義,行違法犯罪之實,既影響了國家政策的貫徹執行,又嚴重損害了政府的聲譽和形象。
構筑多層次宣傳陣地加強防范
多一分宣傳,多一分保障。引導群眾合理選擇金融產品和服務,提升金融投資安全意識和風險管理能力,是讓群眾遠離非法集資的有效手段。
我市建立健全上下聯動的處非宣傳教育工作機制,發揮各縣區、各有關行業部門、各相關協會團體、各金融機構等多方作用,依托防范非法集資宣傳月等品牌項目,通過系統性和常態化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全社會對非法集資的防范、抵制意識。
發揮主流媒體作用至關重要,我市加大在各級地方媒體上的公益廣告投放力度,并進一步開拓各類新媒體、移動傳媒、戶外廣告渠道,加強網絡空間宣傳,有力提升宣傳覆蓋面。同時,我市切實加強機關、學校、企業、社區、村屯、網點等宣傳陣地建設,將“七進”宣傳落實到位。
今年以來,我市充分運用電視、報刊、公交車載電視、戶外LED屏、新型融媒體等各類媒介或載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開展宣傳活動208次,發放宣傳冊、宣傳單頁17.52萬份,播放公益廣告12446次。
主動精準排雷有效控制風險
為全面掌握非法集資風險底數,從源頭上防范和化解風險,遏制非法集資高發勢頭,我市于4月至6月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涉嫌非法集資風險線索和廣告資訊信息排查整治活動。
整合各方力量全面摸底。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豐富排查手段和方式,緊盯重點領域、重點業態、重點地域,采取互聯網排查、社會面清查、行業排查、資金異動排查、媒體和公眾監督等多種方式,開展全覆蓋、有重點的風險摸排,共排查機構1508家。
對涉嫌非法集資線索,我市整合市場、稅務、金融等多種監管手段,運用警示約談、責令整改、注銷吊銷、督促清退等措施,強化風險聯動綜合處置,力爭在苗頭時期、涉眾范圍較小時解決問題。對風險積聚的重點行業、地域,加強風險提示和掛牌整治,發現一些苗頭性、傾向性風險點,及時面向公眾發布預警提示。
創新預警方式布下“天羅地網”
我市積極探索利用大數據技術手段開展非法集資監測預警工作,利用第三方服務機構開發的大數據監測非法集資系統,對4389家企業開展監測,力爭做到風險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
做好宏觀預警與微觀預警工作。我市完善非法集資案件信息統計報送機制,跟蹤研究宏觀經濟金融形勢、定期開展非法集資態勢分析研判,做好重點行業和風險企業的預警提示。對涉及多地、趨勢性的風險苗頭,及時向社會公眾發布風險提示。
持續加大線下監測預警力度。建立健全常態化風險排查機制,加強跨域線索通報和協同處置。持續推動舉報獎勵落地實施,擴大獎勵覆蓋面,提高獎勵及時性。有效落實省委政法委、省民政廳、省處非辦《關于將防范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納入網格化服務管理的通知》要求,充分發揮網格員一線宣傳、排查、報告作用,進一步深化群防群治。(記者 周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