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高考中,淮南二中孫以越、張扶搖兩名同學達到清華大學錄取分數線,黃振坤、張樂、常心悅、雷然、宗陳納言、汪紫儀、李年明七名同學達到北京大學錄取分數線。據不完全統計,該校共有442名同學被“雙一流”高校錄取。
“考取‘雙一流’高校學生的明顯增加,見證著學校辦學水平質的提升。”淮南二中負責人告訴記者,2019年高考,該校應屆本科達線1626人,其中應屆一本達線1108人,首次突破1100人大關。
高考答卷的背后是辦學理念的更新。面向國家新一輪課程改革,2015年以來,淮南二中樹立、踐行“育人為本、質量為重、文化為魂”的辦學理念,以實施“培優工程”為抓手,通過打造“教育場”“教學場”“文化場”,著力培養具有“平民本色、精英素養”的學生,奮力建設“省內領先、國內知名”省級示范高中。
培養人、塑造人關鍵在教師。該校圍繞打造高層次的教師隊伍,重點實施了“名師工程”“青藍工程”。“青藍工程”,旨在發揮優秀骨干教師的引領作用,師徒結對、以老帶新、以新促老、共同提高。“名師工程”旨在打造專家型教師隊伍,學校現有正高級職稱4人,特級教師10人,省教壇新星8人,高級教師150余人,省市學科帶頭人40余人。同時,學校著力抓好教研組和班主任兩支隊伍,組建了一支能吃苦、講奉獻、團隊意識強的教師隊伍。
學生培養是個系統工程。該校堅持“因材施教”,實施多元化辦學,開設“錢學森班”“創新班”“國際班”“體育特長班”,打造充滿活力的“教學場”,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適合自己的教育。同時,科學調整培優思路,創新實施“培優工程”,引入“導師制”,量身定制航天科技、藝術欣賞、文學欣賞、實驗探究、技能、學科延伸、傳統文化、綜合活動等課程。成立奧賽指導中心,針對有學科潛質的學生開設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等學科的競賽課程,采取“先競賽、后高考,兩手抓、兩促進”的培養模式,培養未來創新拔尖人才。2018至2019年度,五大學科奧賽16人獲省一等獎、71人獲省二等獎、77人獲省三等獎,淮南二中被學科競賽網授予2018年度影響力品牌學校。(記者 朱慶磊 實習生 呂 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