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下午,“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淮南市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首場新聞發布會在市政務中心舉行。古今輝映、開放自信的壽縣站在媒體聚光燈下,濃墨重彩地展示了70年滄桑巨變和壽州兒女砥礪前行的奮斗足跡。這座積淀著濃厚歷史記憶的老城,70年來風雨兼程,70年來銳意進取,發生了脫胎換骨、破繭化蝶的蛻變。
產業發展逐步優化,經濟實力顯著增強
在安徽中騰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偌大的車間內鮮有工人走動,這家以生產汽車座椅、天窗、雨刮器中金屬件為主營業務的企業,幾十臺擺放有序的多軸數控機床代替了大量人工,速度及精度卻有了大大提高。公司負責人楊軍告訴記者,中騰一年前作為招商引資項目正式建成投產,“我自己就是壽縣人,這也算是‘鳳還巢’。去年公司產值在4000萬元左右,今年將邁上一個新臺階。”
中騰公司是壽縣新橋國際產業園新近引進的眾多企業之一,而就在幾年前,該產業園還只是“一張白紙”。近年來,壽縣提出“南工北旅生態縣”的發展目標,把握發展大勢,搶抓發展機遇,產業集聚初顯。2011年1月16日省政府批準新橋國際產業園籌建,同年3月19日第一個項目落地,該縣在“白紙”上繪就了良好成績。幾年來,累計投資超400億元,24平方公里路網框架已經形成,入園企業200余家,該園區在全省162家園區中躋身第36位,2018年稅收實現5.9億元,占全縣新增財力50%以上,已成為全縣經濟發展的核心增長極。
積極下好創新發展“先手棋”,不斷加大對新興產業、中小微企業、企業技改等扶持力度;以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為抓手,突出平臺建設;堅持發展綠色循環低碳經濟,支持戰新產業壯大規模、集群發展……《安徽縣域經濟競爭力研究報告》發布的“安徽縣域經濟2017年度綜合競爭力排名”顯示,在全省61個縣(市)中,壽縣位居第10位,上升了37位,榮獲全省發展速度十快縣第7名、投資環境十佳縣第7名、綠色發展十佳縣第4名、政府動能十佳縣第1名,成為綜合競爭力排名上升最快的縣域。
數據顯示,生產總值從改革開放之初1.94億元增長到2018年178.6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從198.6元升至16943元,財政收入從1255萬元增長到20.4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1.06億元增長到103.3億元,壽縣大力提升縣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綜合實力,跑出了趕超跨越的“加速度”。
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古城顏值氣質俱佳
近日,商合杭高鐵壽縣站開通進入100天倒計時,該縣城管局、交通運輸局、八公山鄉等部門單位組織力量,對高鐵站周邊環境開展了綜合整治行動。到今年年底,壽縣東到南京、上海,西到武漢、西安,南到江、浙、福、廣,北到京、冀、魯、豫,“東南西北中,處處可聯通”,千年古縣將一步跨入高鐵時代。
近年來,生活在古城的人們會發現,該縣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城鄉一體新格局正在著力推進。投資56億元的濟祁高速壽縣段全線通車,投資16億元的商合杭高鐵壽縣站加快建設,投資近100億元的引江濟淮壽縣段全面啟動,濟祁高速三覺連接線、瓦埠湖大橋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全面推進。新建和改造國省干線公路近200公里、縣鄉村公路超2000公里。瓦東干渠除險加固等一批水利重點工程全面竣工,改善灌溉除澇面積近150萬畝,新橋、九龍等一批輸變電工程投入運營。
按照“保護古城、建設新城、提升名城”的思路,壽縣近年來實施重點工程近200項,投資近300億元的新城區建成區擴展到20平方公里,機關、學校、醫院出城基本完成;古城保護有序推進,古城墻、護城河整治和內環路整修效果明顯,總規67平方公里、控規32平方公里的“一城四區”格局基本形成。
以鄉村振興規劃為引領,堅持農業現代化和城鎮化雙輪驅動,農村基礎設施顯著改善,城鄉面貌煥然一新,一個古老而文明、現代而朝氣蓬勃的宜游、宜居、宜業的壽縣,正在以嶄新的姿態展現在世人面前。
十余萬人實現脫貧,扎實辦好民生實事
“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壽縣扶貧辦負責同志介紹稱,近年來,該縣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頭,扎實辦好群眾最關心最期盼的民生實事,致力保基本、著力提品質、注重可持續。
壽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大別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片區縣,集革命老區、行蓄洪區和江淮分水嶺地區于一體,貧困人口絕對數、貧困人口發生率均排在安徽省“第一方陣”。2014年,全縣有建檔立卡貧困村72個,建檔立卡貧困戶為5.5萬戶、13.33萬人,分布在270個村(街、社區),貧困發生率為10.2%,脫貧攻堅任務十分艱巨。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壽縣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任務,舉縣而為、確保打贏打好,聚焦政策落地、確保穩定脫貧,注重公正創新、確保鞏固提升,全力以赴攻脫貧。截至目前,全縣貧困人口由13.33萬人減少到1.54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0.2%降到1.24%。在省脫貧成效考核中,壽縣2016、2017、2018連續三年被省委、省政府評定為“好”的等次,順利實現高質量脫貧摘帽。
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壽縣縣委縣政府堅守宗旨意識,始終把改善民計民生擺在工作重中之重位置。2012年以來,累計投入民生工程資金超100億元,教育投入近60億元,衛生投入近50億元,完成各類參保200余萬人次。建立“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機制,安全生產形勢保持平穩。加快法治壽縣建設,榮獲國家法制宣傳教育先進縣稱號。扎實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人民群眾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實現全面提升。(記者 吳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