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對老師的贊美之詞可謂隨口拈來,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仰之彌高,鉆之彌堅。”……不過,近日采訪到的這位老師,卻讓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獨獨想到了一句:“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9月9日上午,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來到實驗中學山南校區,要采訪的是一位有著20年班主任經驗的“老”教師——李越。說她“老”是因為其資歷深,可一身職業套裙,挺拔的身形,滿臉的微笑,傳遞出來的是青春和干練。
臨危受命接下最難班
1976年出生的李越在1998年走上工作崗位,剛到淮南十六中時,李越就擔起了班主任一職。作為一名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人,李越有著不服輸的沖勁和干勁。工作日她都吃住在學校,好不容易周末回家看望父母,周日下午也是早早地回到學校準備下周的課件。經過8年的磨練,2006年,李越經過選調來到淮南實驗中學。到了新環境,一切都是新的。就在這時,李越臨危受命接手了一個在當時被傳為“刺頭班”的班級。“全班60多個學生,50來個男生,其中有十幾個男生組成一個小團體,打架鬧事,被全校傳成七年級的‘扛把子’。我了解情況后,就特別注意這十幾個男孩,一旦打架,就一定要把事情處理到位,然后我給這十幾個男孩每人身上都安排一個職務,讓他們把多余的精力用在管理班級事情上去,而且及時給予表揚肯定。三年下來,這個班級的孩子都平穩度過初中生涯。也正因為如此,我得到家長、學校和社會的肯定。”李越想到自己剛到實驗中學時接手的一個班級,感受頗深。
為學生立規矩打基礎
“我是教歷史的,很多家長都喜歡讓語數外老師當班主任,但在我看來,我們這些‘小四門’的老師當班主任可能更有優勢。一是在時間上,因為我們課程安排一般靠后,這樣早上來到學校,可以有充足的時間了解學生交作業、背書各項情況,和各科老師溝通,而且班級出現問題也可以及時處理。二是因為歷史是文史類科目,這類老師做思想工作比較輕松,尤其現在初中生正是青春期,思想很活,接受外界事物很快,但是因為不能夠區分好與壞,容易走上歧途,所以我們就要多花精力和孩子們交流。”李越總結自己作為班主任的優勢所在。
眾所周知,很多新手班主任老師都喜歡向老教師求教,對于做了20年班主任的李越來說,她覺得班主任真是沒有什么經驗可談,大多是見招拆招。不過,這么多年來,李越始終堅守一個原則,就是每接手一個新班一定要先立規矩,尤其是剛剛進入中學階段的孩子,一定要立下規矩,樹立班風,打牢基礎,提高學生的責任感。班級里遇到問題一定要立刻處理,處理到位,家校溝通,把工作做在前面,因為預防勝于治療。也正因為如此,這么多年來,李越所帶的班級班風純樸,學生品行優良,學生積極參加校內外各項活動并取得優異成績。
不當班主任是不完整的
當了這么多年班主任,前幾年,李越也想過放棄。每天中午,李越要趕回家給上五年級的女兒做飯,晚上輔導完女兒學習,直至女兒睡覺了,李越才開始備課和處理班級事務,但李越累并快樂著。“因為班主任工作很占時間,對自己的家庭會疏于照顧,但是每每看到那一張張燦爛的小臉,我的心就融化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曾經在十六中帶班主任,周日回到學校,一個孩子抱著書包來問題目,問完題目后,我把他送出門,結果他又折回來,紅著臉打開書包,說是他們家自己收的綠豆送給我。我一看,滿滿一書包的綠豆,其中還夾雜著豆莢、石子。我看完后,心里又是溫暖又是感動。”李越把自己辦公桌玻璃下壓的一張紙抽出來給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看,那是一位學生畫的鉛筆畫——《李老師的一天》,畫中把李越每天的工作情況形象地描繪出來。“這是三八節孩子送我的禮物,現在的孩子太有才了,畫得很生動、很形象。還有我今天一上班就看到桌上放了一個咸鴨蛋,也不知道是哪個孩子送的。這樣的小行為怎么不溫暖我的心,就是平時再生氣,看到這些,我的氣也消了。”李越拿起桌上的咸鴨蛋給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看,作為老師的滿足感在她的臉上油然而生。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亦是一個感恩的時節,在這金秋之時,教師節到來之際,請為我們每一個班主任、每一位老師送上最真摯的祝福。因為老師,學習的道路上我們沒有迷失方向;因為老師,我們終將長成參天大樹!(記者 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