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高考中,淮南二中理科實驗班——高三(37)班的大名想必很多考生和關注高考的家長都會知曉,這個擁有52名學生的班級,有51人考上了一本,其中14人進入“985”院校,23人進入“211”院校,尤其是該班的孫以越以總分692的高分獲得了全市理科第一名、全省第18名的好成績。驕人成績的取得,不僅有學生付出的艱辛努力,更離不開一群默默守候在他們身后、給予他們力量的教師團隊。在第35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走進這群可愛的“人類靈魂工程師”,親身感受他們對教育事業的執著和對學生的拳拳愛意。
有著32年教齡的徐禮貴老師是原高三(37)班班主任兼數學老師,帶過8屆畢業班的他曾培養出三個市理科第一名,其中一個還是當年的省理科第一名!案呷荒曛饕菑土,除了對基本概念知識的總結、梳理外,更主要的是培養學生透過現象找本質,掌握解題思路和方法!辈稍L中徐禮貴稱,為了給學生梳理更全面、更系統的知識點,啟發學生的解題思路,他除了正常的備課外,還會翻閱很多資料。而為了給學生出一套合適的考卷,他往往會自己提前做數套考卷,然后挑選一部分考題加以改善,再給學生做!皩W生每兩、三天做一套試卷,而我們老師每天都做一套卷子。除了保證題量的供應,還要挑出易錯題和難點題,確保每張試卷的質量。”
作為班級的“大家長”,班主任無疑是最辛苦的。“朝來晚歸”是他們的工作常態,“嚴父慈母”則是留給學生最深的印象。“高三學生即將面臨高考,不僅有學業上的壓力,還有心理壓力,所以作為班主任,一定要及時與他們交流談心,疏導他們各方面的壓力。”采訪中徐禮貴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因為帶過多屆畢業班,所以他非常關注學生在這個特殊時期的各種表現,一旦情緒低落或是考試不理想后,他都會利用晚自習時間與學生單個面談,還會與學生家長溝通,了解其心理狀況,以便及時疏導他們的負面情緒,引導其積極向學。
“語文是知識、生活與生命的共鳴,它不僅是一門語言學科,也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工具,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辈稍L中,任教已有15年的80后語文老師王婷婷感性地說道。她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語文是一門應用型非常強的學科,考題與生活實踐息息相關,因此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高三年級語文組可謂發揮了“十八般武藝”,除了為學生系統梳理知識、進行方法指導,還以辯論賽、舞臺劇、朗誦詩會、寫短詩、文學作品點評等形式,加深他們對語文學科的理解。此外,為了節省學生時間,他們語文組還編輯《語文小報》,集熱點新聞、時事點評、名家名作、文學常識等為一體,方便學生了解時事動態、積累文學素養!敖衲晡覀儼鄮孜煌瑢W都考出了130分及以上的高分,這在往屆理科畢業班都是很少見的。這既是對我們年級組的肯定,也是對我今后教學的鼓勵!”
老師,有著“移動題庫”的美稱。這對于英語老師林邦媛來說確實如此。為了提升班里的英語成績,除了日常教課外,她經常會整理各省市的英語試卷,從中選取適合本班學生的題目。她把自己整理出來的試卷稱作“百煉成鋼”,既是對自己整理試卷的寫照,也寄予了對學生的厚望。林邦媛說,她喜歡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里學習,秉承著“今日事今日畢”原則,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和作業習慣,從不加重他們額外的負擔。
對高考考生來說,理綜分數占據不小的一塊。要想取得好成績,物理、化學和生物這三門學科自然不能等閑視之。采訪中,化學老師朱正德、物理老師劉躍明、生物老師劉金軍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他們在日常教課中,除了給學生傳授必備知識外,更注重培養他們的關鍵能力,即概念辨析能力、推理能力、實驗能力等。“我比較注重學生發散思維的能力,基本上都是讓學生多思考、多提問、適當做題,即使高三也是如此。”化學老師朱正德說,為了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他在平時的備課中尤為關注這塊,導致每日備課量非常大,基本上晚上12點之前很少睡覺。而生物老師劉金軍則稱,自己更側重讓學生以書為本,提煉關鍵詞句,在觀察現象中,學會分析問題,并用自己的話給予解答。
其實,徐禮貴等六位老師只是我們千千萬萬默默耕耘的教師隊伍中一小部分。他們數十年來堅守在三尺講臺,用微笑與汗水為祖國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棟梁之才。在此,淮河早報、淮南網也祝愿所有的老師:“教師節快樂!”
圖:徐禮貴等六位老師正在進行班級學情分析(記者 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