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
|
|
|
|
|
|
|
|
 
首頁 > 文明實踐進行時 > 凝聚社會正能量引領文明新風尚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協同創新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織密防止添加劑濫用安全網
縣區傳真
 我市開展“質量月”專題宣傳咨詢活
 潘集區構建基本養老保險立體化宣傳
 鳳臺縣多措并舉推進“鳳糧入川”
 八公山區扎實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
 毛集實驗區招商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
 田家庵區“春風行動”突出精準扶貧
 八公山區全力應對H7N9疫情防控
 謝家集區成功搗毀一處食品加工黑作
凝聚社會正能量引領文明新風尚
【字體: 】 發布時間:2019/8/29 10:15:44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凝聚社會正能量引領文明新風尚
——訪潘集區委書記芮耀宏
 

自去年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啟動以來,潘集區在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過程中,著力活動陣地“便民化”、活動形式“多樣化”、活動隊伍“群眾化”,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見行見效,社會風尚向上向善,取得了一定成效。日前,潘集區委書記芮耀宏接受了記者采訪。

“我們著力在統籌資源共建共享上下功夫,構筑全覆蓋的活動陣地,讓文明實踐有平臺。”芮耀宏告訴記者,潘集區扎實構筑陣地,整合各方資源,按照“6有”標準,以鄉鎮文化站、黨群服務中心、農家書屋、鄉村大舞臺等為依托,一體化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陣地。目前,全區共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189個,其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177個。在宣傳普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鄉村文化振興,促進文明城市創建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我們著力在編織組織網絡上下功夫,抓好多功能的志愿者隊伍,讓文明實踐有主體。”芮耀宏說,“潘集區強化隊伍建設,匯聚工作合力,共組建了354支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服務隊伍,共計約2700余人。其中,區文明實踐中心志愿服務總隊由我和區長擔任總隊長,設有理論政策法規宣講、移風易俗文明宣導、文體文藝、科普技能培訓、文明交通勸導、身邊好人模范、扶貧助困等7個志愿服務隊,志愿者隊伍活躍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各個領域。積極探索開門詢單、中心制單、群眾點單、志愿接單、社會評單‘五單工作法’,讓管理更規范化、服務更精細化。”  

“我們著力在豐富文明實踐活動上下功夫,廣泛開展‘文明實踐+’活動,讓文明實踐有載體。”芮耀宏告訴記者,潘集區重點突出“五加”,分別為抓“文明實踐+政策理論宣講”,通過“六團六進”進基層宣傳宣講、“舉旗幟·送理論”等形式多樣的教育實踐活動176場,提升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宣講11場,把政策講清楚講明白。抓“文明實踐+核心價值實踐”,2019年來,評選潘集好人12人、最美婆媳28人,最美家庭20戶、最美退役軍人14人、最美軍嫂7人,推薦5個鎮村申報省級文明村鎮,推薦申報12家省級文明單位、27家市級文明單位,榮獲市級文明村鎮19家、安徽省首屆文明校園學校2所。抓“文明實踐+文化文藝活動”。去年以來,共組織開展文明實踐活動753場次,先后舉辦了“我們的節日·春節”文藝展演活動暨2018年潘集好人頒獎儀式、“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我們的節日·端午”經典誦讀暨“最美家庭、最美婆媳”頒獎儀式、“立師德鑄師魂”慶祝建黨98周年演講比賽、我們都是追夢人為主題的道德講堂暨“最美退役軍人、最美軍嫂”頒獎儀式等。抓“文明實踐+移風易俗”,依托“一約四會”,開展“十星級文明戶”、“移風易俗示范戶”等評選活動,推進“掃黃打非”、“掃黑除惡”等進基層。抓“文明實踐+文明創建”,特別是今年以來,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中,各社區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作用,組織志愿者開展“清理小廣告,清潔我家園”、“手牽手”等活動;開展“社工+義工”、“心連心”等活動,創建溫馨社區活動;開展法制、文明養犬等宣傳活動,助力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真正讓“新時代文明實踐”避虛就實、直抵人心。

芮耀宏說,下一步,潘集區將緊扣重點、突出特色,下大力氣打造有潛力、能推廣的特色品牌和工作經驗,不斷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與活動常態化、制度化、組織化,抓點示范、典型引領、不斷充實、壯大志愿者隊伍,充分發揮培育時代新人、弘揚時代新風的陣地作用,鞏固提升文明創建成果,凝聚社會正能量,引領文明新風尚,更好地展示潘集區精神文明建設成果。(記者 柏 松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桂县| 抚松县| 疏附县| 永兴县| 罗江县| 恩施市| 梨树县| 措勤县| 天等县| 明溪县| 台南市| 海城市| 漳州市| 长春市| 桂阳县| 湄潭县| 尼勒克县| 连城县| 衡东县| 双桥区| 蓬溪县| 湄潭县| 蓬莱市| 巴青县| 尉犁县| 贡觉县| 通城县| 青田县| 澜沧| 绿春县| 株洲县| 井冈山市| 泗阳县| 霍城县| 沈丘县| 秦安县| 昭平县| 南投市| 武清区| 修武县| 丹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