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當前我市環保工作嚴峻形勢,市交通運輸部門力度不減,溫度不降,強化國省干線、礦區周邊道路揚塵治理、淮河干線整治、超限超載、非法營運及貨車停車場治理等工作。市交通運輸局機關及局屬各單位落實領導帶班制,實行“一把手”親自抓,分管負責人具體抓,全面動員、全員參與、全力攻堅,著力打造交通運輸環保整治“升級版”。
——問題導向,掛單銷賬。針對環保檢查中發現的S102省道曹庵鎮至謝家集平山路施工路段,大谷堆至許橋改建工程路段路面揚塵,市公路局直屬分局、工程一處不講條件,不計成本,領導現場調度,狠抓路面清掃保潔、灑水降塵、鏟平路肩,抓好道路揚塵等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針對壽縣高鐵站站前廣場土方施工現場,S203治超站向施工方宣傳,要求裝運車輛做到嚴禁超載、裝載車輛做到全覆蓋,嚴禁拋灑,同時做好周邊路面灑水防塵。對G206與S102交叉口碎石進行連夜清掃,對G345(S225)潘集段每日4次以上灑水除塵。
——壓實責任,有的放矢。梳理細化礦區周邊道路揚塵整治方案,針對礦區及周邊道路超載揚塵,實行領導帶隊督查機制,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連日來,查處超限超載車輛150余臺,“百噸王”6臺,卸載貨物1.3萬余噸,處罰20余萬元,查處非法改裝車輛24臺,闖禁區高污染貨車11臺。確保了措施有力,抓鐵有痕。強力落實《煤電企業運輸結構調整及錯峰運輸方案》工作機制,明責履職盡責,壓實層及責任,強化路面管控,督促9家重點企業嚴格落實錯峰運輸。目前,礦區周邊揚塵、超載拋灑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密切配合,強化監管。市交通運管部門組織執法人員對轄區內停車場進行摸排登記,對大通、田家庵、謝家集、八公山、潘集、鳳臺等共計32處重點貨運停車場內報廢車輛、場內環境、周邊揚塵進行專項整治。同時開展貨運車輛非法營運治理,配合交警開展農用車非法運輸治理,配合環保部門開展油罐車油氣回收治理工作,對23輛汽油罐車安裝油氣回收裝置和使用;開展汽車維修行業整治,對全市127家一、二類維修企業全部實施危險廢物存儲點及烤漆房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過濾凈化裝置升級改造。
——日夜巡航,鐵腕治理。針對我市淮河干支沿線港口碼頭“未批先建、無證經營、非法生產”等擾亂港口經營秩序和亂占港口岸線污染的行為,市海事部門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制定并落實《非法碼頭專項整治行動方案》、《打擊非法碼頭堆場案件移送通報制度》、《打擊非法碼頭(裝卸點、堆場)專項整治工作24小時巡查機制》,對全市非法碼頭實施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全面覆蓋、無縫銜接的網格監管,確保轄區非法碼頭的早發現、早控制、早處理,發現一處打擊一處,田家庵、鳳臺、毛集海事處執法人員實行24小時巡查,與縣區政府聯合開展水上、岸上專項整治,認真落實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處置聯合監管制度。持續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區的常態化巡查,推進非法碼頭、浮吊船、非法營運船舶等專項整治,加大危舊船舶拆解力度。連日來,開展疑似非法碼頭、堆場、浮吊船整治12起,查處隱形采砂船3艘,對一、二級飲用水源保護水域水質斷面驅離船舶26艘,有效遏制和打擊了非法碼頭、非法采砂以及碼頭工程建設領域違法違規反彈現象。同時對碼頭岸線裸露泥土做到全覆蓋,渡口道路及時清掃,運輸船只做到封倉運輸,保障了轄區水上岸上環境保護工作持續良好。(記者 張鵬 通訊員 陳修利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