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
|
|
|
|
|
|
|
|
 
首頁 > “淮南歷史文化擷英”(第三季) > 壽縣清風徐來的廉政文化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協同創新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縣區傳真
 我市開展“質量月”專題宣傳咨詢活
 潘集區構建基本養老保險立體化宣傳
 鳳臺縣多措并舉推進“鳳糧入川”
 八公山區扎實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
 毛集實驗區招商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
 田家庵區“春風行動”突出精準扶貧
 八公山區全力應對H7N9疫情防控
 謝家集區成功搗毀一處食品加工黑作
壽縣清風徐來的廉政文化
【字體: 】 發布時間:2019/8/5 9:08:06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在壽縣2600多年的文明史上,產生了許多清官廉吏。他們中有的以清廉傳世,有的以不計得失揚名,有的以敢于直言,不畏權勢流芳。千百年來浩然正氣,清風惠政,讓人們以史為鑒,清正為官,廉潔為人,為廉政文化續寫新篇章。

廉政文化的濫觴得從楚國令尹孫叔敖說起。孫叔敖 “三為令尹(相當于宰相)而不喜,三去令尹而不憂”(《呂氏春秋·侍君覽》)。他曾說:“吾三相楚而心愈卑,每益錄而施愈博,位茲尊而禮愈恭,是以不得罪士民也”(《荀子·堯問》)。他任楚相12年中,施教導民,吏無奸邪,盜賊不起。孫叔敖是百姓心目中的清官,可是他死后,兒子卻陷入貧困之中,窮得賣柴為生。孫叔敖的好友優孟裝扮成“孫叔敖”向楚莊王進諫,才使孫叔敖的后代擺脫窘困。

“時苗留犢”的掌故,出自《三國志·魏書》卷23《常林傳注》:“時苗,字德胄,鉅鹿人也。少清白,為人疾惡。建安中,入丞相府,出為壽春令,令行風靡。”東漢建安時,時苗用黃牛駕車千里迢迢來任壽春令。居官歲馀,黃牛生了一頭小牛。當他離開壽春時把小牛留下了。謂主簿曰“令來時本無此犢,犢是淮南所生有也。”群吏曰:“六畜不識父,自當隨母”。時苗婉拒大家的心意,在百姓們依依惜別聲中留犢而去。人們感其清廉,就把小牛飲水的池塘稱為“留犢池”。明成化年間,壽州知州趙宗,始建時公祠,供邑人祭祀。后年久荒廢。現在的時公祠,為1990年當地政府撥款重建。所在街巷稱“留犢祠巷”,成為人們接受廉政教育的著名歷史文化街區。

清官任何時候都會受到人們贊譽。唐人李翰在《蒙求》中,把“時苗留犢”作為兒童啟蒙教育的典范。蒙學讀物《龍文鞭影》、《幼學瓊林》,都載有“時苗留犢”的掌故。許多地方官員和騷人墨客常來留犢池畔瞻仰憑吊,留下許多贊頌時苗的詩篇。明代壽州主事董豫在《留犢池》一詩中寫道:

去任無慚到任時,獨有一犢留斯池。

廉名不特當時重,遺愛能令去后思。

千載清風垂古史,半池明月映荒祠。

停驂幾度池邊立,漫剔蒼苔誦勒詩。明代壽州人張鞁詩云:

來一牛來去一牛,清風高節至今留。

峴山墮淚碑猶在,南國甘棠詩尚謳。

雨后池青新舊藻,祠前月白古今秋。

慚無健筆追公德,獨把椒漿奠一甌。

時苗留犢去,清廉美名存。在宋代,被世人稱為“一門三相”的“三呂”,即呂夷簡、呂公著、呂本中,也在史冊上留下光彩的一頁。呂夷簡,字坦夫,壽州人。宋真宗時舉進士。在任職期間,屢次奏事,建議取消農具征稅,減輕伐木民工勞役之苦,真宗皇帝稱贊他“有為國愛民之心”。仁宗初年,劉太后臨朝十余年,他出任宰相,阻止浮費。仁宗親政后,他仍為宰相,上疏八事:正朝綱,塞邪徑,禁賄賂,辨佞夭,絕女謁,疏近習,罷力役,節冗費。慶歷三年(1043年)病故,帝對群臣涕曰:“安得憂國忘身如夷簡者!”

呂夷簡之子呂公著,幼年好學,廢寢忘食,善思慎行。《宋史》稱呂公著“暑不揮扇,寒不親火,簡重清靜,蓋無稟然。其積慮深敏,量閎而學粹,遇事善決,不以私利害動其心,與人交,出于至誠,好德至善”。

呂公著之曾孫呂本中,南宋著名詩人。歷任濟陰縣主簿、樞密院編修官、祠部員外郎、中書舍人。由于他敢于直言,不畏權勢,因而得罪權奸秦檜,被罷官。呂本中仕途不得意,而詩卻已負盛名,自言傳“江西詩派”衣缽。

在新的歷史時期,黨領導下的以為大眾謀利益為己任的人民公仆,更是勤政為民、心系百姓無私奉獻的楷模。無產階級革命家孫大光,系堰口鎮人,他生前心系家鄉教育,捐資興建了壽縣一中春暉樓、堰口中學光華樓、正陽中學春光樓。他心系桑梓,熱心助學的事跡更是成為人們學習的楷模。

在壽縣歷代為官者,有清廉之風者尚有很多,他們以自己的浩然正氣、清廉之風豐富了廉政文化,值得后人仿效和學習。(趙鴻冰)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罗县| 汉源县| 磴口县| 本溪市| 始兴县| 阿瓦提县| 出国| 松江区| 固原市| 固始县| 宁安市| 开江县| 百色市| 浮山县| 蒙山县| 晋城| 渑池县| 礼泉县| 周宁县| 措勤县| 大同市| 宜黄县| 西华县| 奉节县| 台东市| 迁安市| 东阳市| 枝江市| 浦东新区| 建阳市| 平潭县| 陇西县| 邢台市| 洪江市| 绵竹市| 淄博市| 阿克苏市| 柯坪县| 宁国市| 体育| 宜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