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
|
|
|
|
|
|
|
|
 
首頁 > “淮南歷史文化擷英”(第三季) > 是誰把百爐改成了隱賢?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協同創新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縣區傳真
 我市開展“質量月”專題宣傳咨詢活
 潘集區構建基本養老保險立體化宣傳
 鳳臺縣多措并舉推進“鳳糧入川”
 八公山區扎實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
 毛集實驗區招商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
 田家庵區“春風行動”突出精準扶貧
 八公山區全力應對H7N9疫情防控
 謝家集區成功搗毀一處食品加工黑作
是誰把百爐改成了隱賢?
【字體: 】 發布時間:2019/6/24 9:21:08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東隱賢,西隱賢,隱賢街心跑大船。”一句民謠把我幼小的心勾走了。稍稍長大一點,又有一句話“買不到的,去隱賢;賣不掉的,也去隱賢”誘惑了我。

直到我過了不惑之年,有天下午和幾位朋友跑到隱賢。隱賢坐落于壽州西南40公里處淠河岸邊的一個破落小鎮,像一位被遺棄的老婦人坐在淠河旁暗自垂淚。隱賢歸來當我翻閱了縣志,走訪了一些隱賢老人,幾次徘徊于隱賢老街,觀泰山庵風水,在我眼里,隱賢成了一個充滿人文色彩的精神高地。

據1996版《壽州志》記載:“隱賢,相傳三國時曹操在此筑爐造兵器(淠河有鐵礦砂,品位高),有‘百爐鎮’之稱。唐代賢士董邵南,舉進士,不得志,隱居于此。后人為紀念董生,改百爐鎮為隱賢鎮。”隱賢最早的名字叫順河街。順著老街往南走,有一個順河街的指示標牌,隱賢老街與淠河呈平行走向,叫順河街是有一定道理的。然而,一場戰爭把順河街改成了百爐鎮。在《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用奇謀孔明借箭”中,羅貫中有一段精彩描寫。周瑜請孔明議事,瑜問孔明曰:“即日將與曹軍交戰。水路交兵,當以何兵器為先?”孔明曰:“大江之上以弓箭為先。”就這樣,孔明被周瑜一步步套牢,要孔明在十日內監造十萬支箭。孔明曰:“操軍即日將至,若候十日,必誤大事。”孔明答應三日之內可造十萬支箭,并與周瑜立下軍令狀。第三天五更,孔明向魯肅借船二十條,船上扎上草人,趁霧向江邊曹營擂鼓行去。曹營將兵向船上頻頻射箭,不一會,十萬支箭便交到周瑜手里,故事寫得活靈活現,可見曹操當時在順河街建百爐造兵器,通過淠河向南方輸送是極有可能的。沿著老街走了幾趟,我在想:當初曹操派人在順河街打造兵器,也是經過多次考察才做決定的。一是古代運輸靠的是水運;二是淠河有豐富的礦砂資源。一個地方的地名通過千年積淀,一下子把百爐改成隱賢,這個人肯定不一般。

嘉靖《壽州志·孝節列傳·唐》這樣記載到:“董召南,貞元間舉進士不第,行義著聞于鄉里,事父母致孝,備極甘旨。其孝慈及物,至有雞犬相哺。韓文公嘗作《董生行》頌之。”韓文公即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我們耳熟能詳的《送董召南序》、《嗟哉董生行》均出自韓愈之手。那么,董召南是何許人也?董召南舉進士不第后,一度想到燕趙尋找報國機會,好友韓愈寫文章規勸他:“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董召南身逢藩鎮割據時代,他從朋友韓愈送他的兩篇文章里,得到了啟發,決意一心伺候母親,便隱居百爐鎮。多次到隱賢去找尋董子讀書臺,讀書臺遺址尚在,讀書臺早已不存。沿著隱賢老街往南走,一座雕塑映入眼簾,雕塑下赫然寫著董邵南三個大字。本人才疏學淺,接觸壽州最早的州志便是嘉靖《壽州志》。從韓愈《送董召南序》到明至清,都是董召南,清以后卻變成了董邵南,難道隱居此地的賢人有兩個人?通過多次查閱資料、走訪,又參照了王繼林先生《董邵南、董召南之辨》一文,確定此董邵南即隱居淠河岸邊的董召南是也。但一個地名的演變單靠一個董邵南又顯得過于單薄,我又在浩如煙海的史料中力圖找到把百爐改成隱賢的另一個人。

還是嘉靖《壽州志·孝節列傳·唐》這樣記載:“李興,其父惡疾,興自刃股肉假托以獻父,父病亟不食而死。興號呼口鼻流血,捧土就墳,廬于墓側,晝夜哀號不輟。后廬上產紫、白芝二本,壽州刺史以聞于朝。”唐柳宗元在《孝門銘》里記到:“壽州刺史臣承思言‘九月丁亥,安豐縣令臣某上所部編戶氓李興,父被惡疾,歲月就疾,興自刃股肉,假托饋獻,父老病不能啖啜,宿而死。興號呼扶臆,口鼻垂血,捧土就墳,沾漬涕洟。墳左作小廬,蒙以苫茨,伏匿其中,扶服頓踴,晝夜哭訴。孝誠幽達,神為見異,廬上產紫芝、白芝二本,各長一寸,廬中醴泉涌出。奇形異狀,應驗圖記。’”查閱嘉靖《壽州志·鄉賢祠》條目:“儒學戟門右祀……唐孝子李興、董召南。”順著隱賢老街往北尋找,有孝感泉遺址。據隱賢中學尚健在退休老師孫先周先生回憶,孝感泉的確存在,原孝感泉上的石條1951年被扒去鋪了老街。

幾次去隱賢老街,看到老街人悠閑淡定的生活場景,我十分驚嘆隱賢的民風。淳樸的民風里,鄉民們是不希望聽到叮叮當當打造兵器的聲音,鄉民們喜歡聽淠河的濤聲,喜歡聽編笆接棗鋸樹留鄰的故事,他們喜歡在希望的田野上勞動、生活、相親、相愛。

還是1996版《壽州志》是這樣記載:董邵南,貞元間(公元785--804年),舉進士不第,乃隱居家鄉安豐百爐鎮。其行義孝慈,譽滿鄉里。故鄉里人將其百爐改稱隱賢(即今隱賢集)。唐代文學家韓愈在他臨行時贈詩《嗟哉董生行》并序(即《送董召南序》)。

10年內,我七次去隱賢,徜徉老街,縱觀淠水悠悠,終于明白,是董邵南、李興的孝行感天動地,教化改變了當地的民風,是韓愈、柳宗元的文章把董邵南、李興的孝行發揚光大進行了廣泛傳播,是淠河兩岸人民把百爐改成了隱賢。而今,隱賢得舟楫之利,水陸交通便捷,豐厚民風滋養,又欣逢盛世安能不興旺發達!(陳立松)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南县| 开阳县| 牙克石市| 邮箱| 五大连池市| 晋城| 广南县| 体育| 高台县| 兰考县| 东山县| 额尔古纳市| 五常市| 平凉市| 曲周县| 合江县| 鸡东县| 岳阳县| 延长县| 宁海县| 丹江口市| 安塞县| 汾阳市| 康定县| 迭部县| 台北市| 庄河市| 磴口县| 麻阳| 潞西市| 伊宁县| 治多县| 陆良县| 大英县| 乐平市| 江都市| 聂荣县| 铁岭市| 巩义市| 阳原县| 北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