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工程師張川為華東電網正常運行保駕護航
青春當如何度過?青春怎樣才能無悔?“從踏上崗位開始,我就認為,青春就應該在無怨無悔的奮斗中奮勇爭先,實現價值。”沒錯,安徽淮南平圩發電有限責任公司職工張川就是這樣一位奮斗著的年輕人。
2007年,從安徽省電氣工程學院畢業,走上工作崗位以來,張川一直在與“發電”打交道。在過去的十二年里,從普通的基層工作人員,到集控運行單元長,他所做的工作就是為華東電網正常運行保駕護航,讓停電現象越來越少,讓夜幕降臨時能萬家燈火。
如今,發電企業生產模式及管理制度雖已日趨成熟,但是現代電力行業技術一直在革故鼎新,運行人員的技術水平就隨之提高了要求。初到崗位,作為一名新人,張川立下志向要把業務學好,練就一身過硬本領。短短幾年,憑著學習上的這股沖勁,張川在業務上很快便可獨當一面。
工作中,張川對每一項業務都逐本溯源,杜絕粗枝大葉。“運行規程”就是打好運行基礎知識的磐石,他把規程的每一項要求,規范都做了注釋,同事都稱呼其為“張規程”。電力運行現場的管道錯綜復雜,大大小小的閥門上千有余,設備種類的結構,原理、參數又多如牛毛,無論寒冬酷暑,張川總是手拿系統圖,背著手電筒穿插于各設備之間,廠房內溫度高,噪音大,粉塵多,張川經常汗水浸透工作服,仍忘我投入,回到集控室根據現場設備情況,及時做出參數調整優化機組運行。
由于有著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嚴謹的工作作風,在日常運行維護中,張川時時刻刻扮演著設備守護者的角色。2015年8月,公司一機組600MW滿負荷運行,忽然運行集控室燈光報警、聲控語音報警此起彼伏,張川臨危不懼,意識到設備發生了重大故障,若不緊急采取措施將嚴重影響電網運行安全。一秒鐘也不容遲疑,在匯報單元長的同時,他立即將機組控制方式切為手動處理,將各項參數穩定下來,同時做好風煙等其它相關系統的調整,并聯系檢修對故障設備進行處理。正是由于他有條不紊的操作指揮,才避免了機組的非正常停運及百萬元的經濟損失,同時未對電網穩定運行造成沖擊,為迎峰度夏保發電做出了貢獻。
奮斗的青春總有回報,踏踏實實工作十余年來,張川當初給自己定下的目標,都已一一實現。從2015年開始,張川憑借出色的表現,不斷斬獲佳績——31歲成為電力行業工程師,2016年被授予“淮南市十大金牌職工”,2017年被授予首屆“十大工匠”,2018年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青年崗位能手”,2019年榮獲安徽省勞動競賽先進個人(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這些成績的取得源于他堅韌不拔的拼搏精神和日常扎實的基礎知識,張川感慨道:“成績的獲得是艱辛的,但在逐夢的路上是幸福的,回眸拼搏的經歷是甘甜的!”在張川的帶領下,他所在的班組沒有發生過一次人身傷害和設備異常事件,并先后獲得“安徽工人先鋒號”“全國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
圖:工作中的張川一絲不茍(記者 廖凌云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