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里,插秧機往來穿梭,一排排翠綠的秧苗齊刷刷地挺立在水中,迎風輕擺,煞是嬌嫩可愛。
“這插秧機咋沒有駕駛員呀?”
6月11日上午,鳳臺縣創建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啟動儀式暨農業機械智能化演示現場會在新集鎮常廟村舉行,在村頭的一塊水稻田里,無人駕駛插秧機作業演示讓圍觀的群眾驚嘆不已。
“無人駕駛插秧機的特點是能夠自動規劃插秧機行走路徑、自動靠行、自動轉彎。在保證作業穩定性的同時,無人駕駛插秧機還兼顧了作業效率和質量,做到了水稻栽插橫平豎直!泵鎸θ罕姷馁|疑,鳳臺縣農機推廣站負責人高杰向大家介紹說:“無人駕駛插秧機作業解決了我國農業生產人口老齡化、作業效率低下、作業標準差異化等問題,實現了水稻機械化精準化作業的‘淺、勻、直、穩’,以智能化促進了農業生產的提質、增效、降本。”
“今天我們安排了三個作業演示現場。剛才大家看到的是無人駕駛插秧機作業演示;下面是水稻機插側深施肥技術演示和植保無人飛機作業演示!彪S著現場演示的推進,高杰繼續向與會人員和群眾介紹說:“水稻機插側深施肥技術是指在精準機插秧的同時,用側深施肥機在秧苗側行50毫米、深50毫米處左右施以肥料的技術。它的優點是施肥量較傳統施肥方式減少了化肥使用量,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減輕了種植區域的農業面源污染,改善和優化了農業生態環境,促進了農業可持續發展。作為農藥施用載體,植保機械在病蟲害防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v觀我縣農業機械化發展,主要農作物的耕作、種植、收獲,基本實現了機械化。但相對而言,我縣植保機械化技術及裝備還發展滯后,同時與全程機械化的發展趨勢不匹配,目前大量使用的植保機械仍然以小型機械為主,大中型植保機械數量較少,小型植保機械在生產使用中,勞動強度大,噴灑均勻性差,功效低下,安全性能差,在作業應用中容易造成人身中毒等事故的發生。這種形勢下,大力推廣綠色、高效、優質的植保機械裝備和技術已經刻不容緩,今天我們演示的植保無人機作業就與眾不同,具有很多優勢,它作業效率高,1分鐘1畝地,是人工作業的20-40倍。作業安全性高,實現了人藥分離。節水省藥環保,人工打藥每畝用藥液30升以上,植保飛防畝用藥液1升左右,飛防作業使用專業飛防助劑,可以減少30%左右的農藥使用量,精準作業對土壤和農作物危害少,噴灑均勻,節水省藥環保。植保無人機人工不可替代,對于高桿、藤類等作物和復雜田塊,人和自走式噴霧機無法作業,無人機優勢明顯。 植保無人機實現了精準作業,防治效果好,飛防高度低,飄移少,噴灑農藥時旋翼產生的下壓氣流有助于增加藥液對農作物的穿透性。同時,這種植保無人機還可以實現夜間低溫作業!
“太神奇、太先進了!甭犃烁呓艿闹v解,常廟村村民紛紛贊嘆不已:“這插秧機無人駕駛就夠厲害了,沒想到在施肥、病蟲害防治上還有這么多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我們農業生產真是進入‘智能化時代’了。”
“今天,我們召開爭創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動員暨農業機械智能化演示現場會,主要目的是進一步提升我縣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生產水平,促進農機化轉型升級,推動我縣農機農藝農信融合和農機化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發展,切實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快實現我縣農業現代化。”鳳臺縣相關負責同志告訴記者:“2013年,在全縣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我縣基本實現了水稻機插秧全覆蓋,被列為全國水稻生產機械化先行縣和全省整建制推進水稻機插秧試點縣,這是我縣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邁出的重要一步。下一步,農業機械即將掀起智能化浪潮,未來我縣將分級、分期、分步建立無人農場、智慧農業示范基地,打造出我縣農業生產的新模式,探索總結一套適合我縣特點、比較成熟的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技術體系,實現作業模式、栽培技術和機械裝備的集成配套!
“沒有農業機械化就沒有農業現代化。”農業機械智能化演示現場,市農機局負責人平慶江向記者介紹:“目前我市夏收工作已經基本結束,夏種正在全面展開。今年夏種,全市計劃投入各類農業機械18萬臺,其中大型拖拉機1.2萬臺,插秧機4000臺。通過今天的現場演示,我們向群眾展示了一些先進的、智能化的農業機械設備,希望這些機械設備能夠在夏種中得到更好的應用,為順利完成夏種任務提供堅實的保障!保ㄓ浾 蘇強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