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
|
|
|
|
|
|
|
|
 
首頁 > 推進民生工程 共創和諧社會 > 真情服務換來“病有所醫”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協同創新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織密防止添加劑濫用安全網
縣區傳真
 我市開展“質量月”專題宣傳咨詢活
 潘集區構建基本養老保險立體化宣傳
 鳳臺縣多措并舉推進“鳳糧入川”
 八公山區扎實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
 毛集實驗區招商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
 田家庵區“春風行動”突出精準扶貧
 八公山區全力應對H7N9疫情防控
 謝家集區成功搗毀一處食品加工黑作
真情服務換來“病有所醫”
【字體: 】 發布時間:2019/4/11 9:02:08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潘集區新農合惠及萬千農戶

“有病及時看,住院不用怕,合作醫療能保駕。”這是對新農合政策的通俗版概括。近年來,在潘集區,新農合政策讓農民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得到明顯緩解。

“新農合”惠民心,守住幸福底線

“有啥別有病,沒啥別沒錢。”這句調侃準確地表達了人們對于疾病特別是大病帶來經濟負擔的憂慮。

近年來,潘集區積極推進新農合工作,2018年,農民個人一年繳費180元左右,住院可報銷幾萬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讓農民更真切地感受到“病有所醫”的舒心。當年,潘集區參合人口數為297897人,參合率為99.98%,基本覆蓋了全區農業人口。

“一個人每年只要交100多元參加新農合,患重病治療所需的高額治療費用就不用擔憂了,因為有政府出資、保險公司補償,雙重保障,民政部門還要進行醫療救助,自己承擔的部分已經很少了!”說到新農合,蘆集鎮秦圩村村民李根的笑聲越來越多。

自從實行跨省即時結報政策以來,潘集區已與省外300余家醫療機構實現跨省即時結報,已有100人次成功結算,農合基金共計補償72.2萬元。通過跨省即時結報,既簡化了結算程序,又大大減輕了參合病人在異地就醫先付全額的負擔。為進一步規范慢特病管理,潘集區慢特病鑒定辦理由原來的一年一次增加為每月一次。截至目前,全區共辦理慢特病12880例。

“351”“180”,不再為看病難發愁

架河鎮陳集村的貧困戶陳叢旭今年已是81歲高齡,因腹主動脈瘤在省立醫院住院治療,住院費用近16萬元,經過新農合、大病保險、民政救助等補償151200多元,今年1月3日出院時,陳老漢個人只需要支付8400元。

農民看病,政府買單,曾經是農民可望而不可及的夢想。而今天,這一切,因為新農合政策成為現實。

近年來,潘集區全面落實貧困人口綜合醫保政策,貧困患者在省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發生的合規醫藥費用,實行先診療后付費,入院時免繳住院押金,“一站式”即時結算政策。

除了住院治療,廣大貧困戶在門診就醫時,也享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福利,高皇鎮貧困戶程龍有,以前患有腦梗死,治療后需要定期服藥,在門診用去藥費1107元,經過新農合補償和“180”補償,程龍有只需自付94.78元。

僅在2018年前三季度,潘集區已兌現貧困人口新農合補償3675.63萬元,大病保險資金272.11萬元,醫療救助454.12萬元,“351”兜底補償92.01萬元,“180”補充醫保補償53.14萬元,慢特病省內就醫實際補償比例達97.19%。

如今,潘集區貧困人口因病就醫實際自付費用大大減少,有效緩解了貧困人口看不起病的問題。

“積分存折”,讓生活更健康

“我手里有積分存折,比別人可以多報銷不少呢!”泥河鎮村民李長本,2018年7月,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在潘東醫院住院就診。因為他們家3年內無人住院治療,所以享受住院補償積分制10%的提高標準,在原有報銷的基礎上,積分存折再報銷574元,個人花費只有253.55元。
從2007年開始,潘集區率先在全省創新,實行新興農村合作醫療住院補償積分制。十多年來,這一制度深受廣大農戶的歡迎。

按照這一創新做法,參合農民本戶在年度內無一人享受新農合住院補償的,積1分;兩年未享受的,積2分,以此類推。在積分年度內住院的,每積1分總報銷比例提高2個百分點,已享受積分補償或中途退出參合的,從下一年度開始重新積分,連續2年以上(不含第二年)全家無一人享受補償的,補償封頂標準提高1萬元。

“此項創新,引導廣大農民小病看門診,大病才住院。”潘集區新農合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可以有效分配社會公共資源,更深層次的意義,在于注重健康知識的普及,引導廣大農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讓生活更健康。

從僅住院報銷擴展到門診報銷;從住院交押金出院后層層簽字的繁瑣報銷制度,走向先看病,出院時交付個人承擔的部分費用……從當初的將信將疑,到如今的贊不絕口,有了新農合,潘集區的農民再也不會“小病拖,大病扛”了。(記者 柏松 編輯 湯寧)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湖县| 美姑县| 楚雄市| 华宁县| 浦城县| 泸西县| 文登市| 郴州市| 珠海市| 沂南县| 工布江达县| 高尔夫| 武山县| 石城县| 康保县| 稻城县| 伊川县| 翁牛特旗| 百色市| 和田市| 宝应县| 湘阴县| 甘泉县| 茶陵县| 嘉黎县| 屏东市| 孟村| 炉霍县| 修文县| 米脂县| 双流县| 阿坝县| 信丰县| 赫章县| 普兰店市| 双城市| 竹北市| 龙门县| 余姚市| 英超| 北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