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
|
|
|
|
|
|
|
|
 
首頁 > 愛國情 奮斗者 > 奮斗,讓人生更出彩!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協同創新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織密防止添加劑濫用安全網
縣區傳真
 我市開展“質量月”專題宣傳咨詢活
 潘集區構建基本養老保險立體化宣傳
 鳳臺縣多措并舉推進“鳳糧入川”
 八公山區扎實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
 毛集實驗區招商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
 田家庵區“春風行動”突出精準扶貧
 八公山區全力應對H7N9疫情防控
 謝家集區成功搗毀一處食品加工黑作
奮斗,讓人生更出彩!
【字體: 】 發布時間:2019/4/2 9:15:54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生在勤,勤則不匱。”幸福不會從天降,美好生活靠勞動創造。我市各行各業認真踐行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擼起袖子加油干,涌現出許多優秀先進典型。汪敏、李德福……一個個人們耳熟能詳的能工巧匠、最美人物,以奮斗姿態投身經濟社會發展,成為全市廣大奮斗者、追夢者人物群像的縮影。

汪敏:用工匠精神守護萬千光明

3月末的一日清晨,淮南供電公司繼電保護工汪敏早早來到辦公室,為迎接新一天的工作做準備。8:30剛過,汪敏和同事便出發了,前往轄區的變電站,開展繼電保護核查工作。

2000年,汪敏中專畢業后,來到淮南供電公司繼電保護班工作,成為繼電保護一線唯一的女職工。19年來,她不忘初心,醉心鉆研,從一名繼電保護新兵成長為尖兵,成為安徽電力公司首席技師,用工匠精神守護了萬千光明。

繼電保護是一項技術活。2001年,公司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改造全面展開。為學習新知識,汪敏背著鍋碗瓢盆就去了變電站,吃住都在現場。白天跟著師傅完成工作任務,晚上挑燈夜戰——苦讀書籍、鉆研原理、繪制圖紙,直到徹底弄明白。

2010年,公司第一座500kV湯莊變電站即將驗收投運。在一個多月中,她帶領驗收組吃住在工地,吃透每一張圖紙、每一項標準,確保變電站一次送電成功。

2015年,公司第一座220kV智能變電站驗收在即。那時,汪敏剛手術后不久,她強忍著術后身體的不適,一次次往返于施工現場,出色地完成了驗收任務。

汪敏在實踐中將自己的思考、想法匯集成著。她主持研發的6項成果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項成果獲得國家發明專利,3項成果分獲安徽省電力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群眾性創新一等獎、精神文明建設創新獎。

作為檢修試驗工區“送安全”黨員服務隊隊長,她堅持服務安全生產、服務職工群眾,提前對安全危險點、風險源進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檢修試驗工區實現連續安全生產5000多天。

一次又一次的挑戰,讓汪敏迅速成長為業務骨干。她先后榮獲安徽省優秀共產黨員,國家電網公司“優秀專家人才”,國家電網安徽省電力公司“優秀職工”“首席技師”“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

李德福:樂在其中的“泥腿子”專家

時下正是小麥拔節、孕穗期。最近,潘集區賀疃鎮農技站站長李德福每天都是一大早便騎著摩托車趕往田間地頭,指導農民開展小麥田間管理。

“李站長,小麥啥時打農藥啊?”剛到田頭,朱集村村民周東林的語音便傳到了李德福的手機里。一天上百個電話,微信“滴滴”不停,李德福的手機成了“種糧熱線”。李德福告訴記者,他手機里保存了全鎮2400多名農戶的聯系方式,建立了4個微信群,從育苗、種植、施肥到管理、養護,通過圖片、視頻等直觀方式進行指導。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加強面向小農戶的社會化服務,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3月20日,李德福來到賀疃鎮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宣傳“三農”新政策。

“鄉村振興戰略首先就要產業興旺,咱們的稻蝦共育可謂正逢其時啊!”李德福的解讀讓大家信心倍增。

120畝的蝦塘挖好了、護網攔好了,清塘、消毒一個都不能少……李德福現場指導楊池村村民楊全銀規范操作,并幫助聯系好了小龍蝦蝦苗。如今,已經有近百人參加了賀疃鎮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稻蝦共育規模已達5000多畝。

“不上肥料、不用農藥,這稻蝦米可不一般!”李德福介紹,品質高、無公害、口感好、價格也高,讓人感受到了傳統的稻米香甜。他給大家鼓勁:“要按照有機標準打造品牌,將稻蝦米發展成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泥土里能開出最美的花。”工作34年來,李德福舉辦各種技術咨詢、田間指導上萬次,培訓農民萬余人次,培訓農技干部百余人次,培養各類種養殖專業戶千余戶。他先后發表論文12篇,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6項,榮獲“全國最美農技員”“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工作者”“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安徽省十佳農民滿意農技員”等榮譽。(記者 朱慶磊 編輯 湯寧)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绿春县| 黄浦区| 新兴县| 荃湾区| 河池市| 梓潼县| 丹阳市| 海安县| 东丽区| 龙陵县| 石楼县| 城固县| 屏南县| 峨边| 西丰县| 昌宁县| 都昌县| 元谋县| 博客| 孟州市| 翁源县| 四会市| 汝城县| 那曲县| 荥经县| 峨眉山市| 阜新| 荔波县| 江陵县| 郑州市| 浦县| 调兵山市| 卢龙县| 夹江县| 新沂市| 景谷| 方城县| 长兴县| 临沂市| 多伦县| 理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