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一場別開生面的脫貧攻堅表彰大會在壽縣澗溝鎮召開。
“得了‘現代農業獎’,挺高興的!我們顧寨街道會繼續發展稻田養蝦,把產業做大做強,不光要帶動貧困戶脫貧,還要帶領大家一起致富!”澗溝鎮顧寨街道相關負責人說。
顧寨街道轄區內水系發達,正陽關干渠、顧西支渠、顧寨支渠等水系穿流而過。因地制宜,結合土壤、氣候、水質的特殊利好條件,顧寨街道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發展稻田養蝦產業,在當地遠近聞名。
“稻田養蝦風險小,投入少,收入多,前景好。我們再從外面引進先進技術,不愁帶不富一方人。”顧寨街道干部和貧困戶代表說干就干,且一發不可收。
經過近年來持續發展,顧寨街道稻蝦綜合種養規模達到5200余畝,占全村耕地面積的60%。“以前,種植水稻畝產值約1800元,現在稻田養蝦畝產值達3300元。”顧寨街道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土地流轉、參與稻田養蝦以及務工帶動等,30多戶貧困戶實現脫貧,也走向了致富。
顧寨街道發展稻田養蝦產業并持續做大,是澗溝鎮創新扶貧模式,走特色產業脫貧之路的一個縮影。
澗溝鎮位于沿淮行蓄洪區內,水草豐富,土壤肥沃,目前是全省青毛豆生產基地、國家農業部萬畝小麥示范片、供肥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和萬畝草坪基地。
“專業合作社注冊210家,家庭農場注冊21家,農業有限公司注冊74家,澗溝鎮綜合現有資源,根據產業分布、產品定位、市場區位和交通條件等因素,現代產業形成了‘一帶三區’的空間結構。”澗溝鎮相關負責人說,“一帶”以壽霍路為產業牽引帶,“三區”即北部特色農業區、中部循環農業區和南部休閑農業區。
依托“一帶三區”,按照“一村一品”格局,通過招商引資和能人大戶帶動,澗溝鎮在三項重點現代農業工作中成績斐然。
建立園中園。澗溝鎮背靠淮河大堤,牧草豐富,農戶們有養羊的習慣。考慮到部分貧困戶無勞動力、無資金、無圈舍、無技術、無銷路,該鎮動員國家級先進農民專業合作社——楚淮波爾山羊公司在其養殖園中劃出一排圈舍,作為園中園為貧困戶養羊提供服務。每個貧困戶以扶貧貸款購買15只母羊在園中園中進行養殖,飼養、防疫、管理和銷售全部交給楚淮公司。每個貧困戶當年可獲利6900元,實現穩定脫貧。目前已有48戶貧困戶參與其中。
百社幫千戶活動。該鎮將17家農民專業合作社與130余戶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合作社按照“每享受8000元資金支持,必須帶動1戶貧困戶脫貧”的約定,與貧困戶簽訂協議,安排貧困戶在企業務工學技術、掙工資,這些貧困戶當年全部實現脫貧。
因戶制定自身發展項目。澗溝鎮對337戶貧困戶的家庭種植、養殖、從事小型加工等情況進行摸底上報,共獲得67余萬元扶貧資金對他們進行針對性扶持,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做到產業扶貧精準到戶、精準幫扶、精準脫貧,并逐步走向致富。(記者 張昌濤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