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淮南牛肉湯的發展,壽縣作家趙陽認為——淮南牛肉湯,只能誕生于淮南
淮南牛肉湯,現在已是皖蘇滬一帶家喻戶曉的名吃。農歷春節前的2月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結束在北京市前門東區的視察活動后,返回途中特意下車走進前門石頭胡同一家淮南牛肉湯小吃店,向店主詢問經營情況,了解食材采購渠道等,向顧客致以春節問候,祝福店主生意興隆。臨行,總書記對店主說:“等什么時候來這里吃一頓! 消息傳出后,淮南牛肉湯一夜之間紅遍全國,更是成為淮南城鄉上下街談巷議的話題。近日,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走進古城壽州,專程采訪了壽縣作家趙陽,請他談一談自己對于淮南牛肉湯的見解。趙陽說,淮南牛肉湯,只能誕生于淮南。
正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趙陽從淮南所處地理位置和人文精神打開話題。他說,淮南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之稱;茨蠚v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夏商時期,屬淮夷之地?剂彝醵辏ü241年),“楚東徙,都壽春,命曰郢!蔽鳚h時置淮南國,劉安在八公山招賢納士,著書立說,編纂了被稱為中國古代百科全書的《淮南子》。趙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楚文化歷史性影響和淮河文化地域性影響共同作用下,淮南人的性格呈現出一種推崇和合融通、順應自然本性,追求自由、重視養生、具有生命憂患意識,同時又崇尚忠孝節義、愛憎分明、不畏強悍、敢于拼搏的精神特質。當地民風既重人文修養、胸襟廣闊、質樸真誠、守土慎遷,同時又尚武豪俠,粗獷彪悍,敢于抗爭。有人將此文化現象歸納為四種精神個性,即:篳路藍縷的進取精神,追新逐奇的創新精神,兼收并蓄的開放精神,天人合一的自然精神。
趙陽介紹,精神特質反映在飲食中,淮南人的口味也是兼容并蓄,順應自然,注重融通。據淮南作協金妤主席等有識之士考證,淮南牛肉湯的發明者是淮南的回族先民。為此他專門查找了相關典籍!秹劭h志》第三章第二節“人口構成”篇記載:“唐開元年間(公元713-741年),即有‘胡人’經商來淮上,遇戰亂而不得返……明初,以江淮地曠人稀,兼處要沖,乃移民墾荒,調衛屯田,充實中都臨壕,壽州為中都屏障,移民、調衛甚多,魯豫均有回民徙此。清順治六年(公元1649年),徙晉、冀等地部分回民以實江淮,落籍壽州者居多!睆哪菚r候起,淮南便形成回漢一家、和諧相處的局面。
趙陽說,任何事物的生成和存在都有其必然性,淮南牛肉湯只能誕生于淮南。他說,淮南地處黃淮平原南部,屬于南北氣候過渡地帶。優良的地理和氣候條件,使淮南自古就物產豐富,“江淮熟,天下足”,是當地富足和興旺的真實寫照。以壽州為例,伏滔在《正淮論》里記述:“龍泉之陂,良疇萬頃,舒六之貢,利盡蠻越。金石皮革之具萃焉,苞木箭竹之族生焉。山湖藪澤之隅,水旱之所不害;土產草滋之實,荒年之所取給。”《漢書·地理志》也記載:“壽春、合肥受南北湖,皮革鮑木之輸,亦一都會也!薄短茣さ乩碇尽吠霖曉唬骸埃▔鄞海┙z布、絁、茶、生石斛”。從以上記載中,可見壽春當時可謂是“魚米之鄉,米糧之川,畜牧之地”,物產是何等豐饒,難怪宏徇在《謝公祠》中贊嘆:“(壽春)其財力雄壯,獨甲諸州而翼蔽長淮,固守國之奧區也。”更為重要的是,壽春受益于芍陂(今安豐塘),使周邊區域農業經濟發達,這在當時農耕經濟作為社會命脈的條件下尤為重要。古人在《芍陂》一詩中描繪:“因川成利費經營,遙望江南盡稻粳,支渠派引千畦澗,隴畝村連百寶盈。流澤于今不未艾,試聽放閘鼓歌聲。”得利于淠、淮、潁等多條河流交匯的水路便捷,淮南、壽州商貿發達,各路客商及雅士紛至沓來,其中就有一些“美食家”尋新獵奇,催生淮河兩岸形成一種有別于徽、魯、川、粵、浙、蘇、閩、湘等各色菜系的沿淮菜,講究咸中帶辣,湯汁味重色濃,并習慣用香菜佐味和配色。淮南牛肉湯因其特殊的食材和配料,逐漸在沿淮菜中異軍突起。
“淮南牛肉湯”適口性廣泛
關于淮南牛肉湯的食材和配料,趙陽也做過一定程度的研究。趙陽說,牛肉湯,顧名思義,食材以牛肉為主;茨吓H鉁玫呐H狻⑴9鞘种v究,必須取江淮一帶純天然的黃牛肉、黃牛骨為原料!白咔ё呷f,不如淮河兩岸!被春觾砂稖锨v橫,水足草肥,綠色環保,沒有污染。在這里生長的黃牛,骨細皮薄,肌肉發達,體健肉鮮。用這樣的牛肉作為食材,在沒下鍋前就為成為饕餮之士的最愛搶得先機、拔得頭籌。趙陽說,淮南牛肉湯的做法看似十分簡單:把煮成爛熟的牛肉冷涼后切成小薄片,將紅辣椒末、香蔥末、姜末、胡椒粉及食鹽等佐料一起放入大鍋中,與牛骨頭一起燒開,熬制成湯料。食用時,把牛肉和粉絲、千張等一起放在滾開的湯料里涮透,取出放入碗中,再澆上湯料、撒上香菜末即可。其實,簡單的烹飪中蘊藏了很多不太為人注意的細節。比如:煮牛肉前,須將牛肉內的血污浸泡清洗干凈,然后方能下鍋,與牛骨同煮。淮南牛肉湯的配料也十分講究,所用紅油系由新鮮牛油與干淮椒炸制而成;唇肥茄鼗吹貐^露地栽培的一種地方特產,在當地也稱“羊角尖椒”,青熟果色深綠,老熟果色艷紅,辣勁超過四川朝天椒。清末時,州城居民汪明海祖傳獨家生產的“壽州辣椒絲”,就是用淮椒泡制而成。文史記載,“壽州辣椒絲”一度成為京師大學士孫家鼐每天餐桌必備小菜。一日有客來訪,對“壽州辣椒絲”大快朵頤,越吃越香,欲罷不能,辣力深入臟腑,導致昏迷,最后由家人抬了回家。除淮椒外,淮南牛肉湯還選用了幾十種滋補藥材及鹵料,均系按傳統工藝所炮制。隨著淮南牛肉湯走進千家萬戶,為了適應各地人群口味,花樣也在與時俱進不斷翻新,不知從何時候起,湯料有了咸、甜之分。咸牛肉湯肉肥湯鮮,喝過后口不干、舌不苦,回味無窮;甜牛肉湯是指沒加鹽的牛肉湯,其味清爽,湯汁醇厚,高營養、高蛋白、高熱能,具有滋補養身的食療功效。
在壽縣,淮南牛肉湯也有人稱之為“壽州牛肉湯”,現在,淮南牛肉湯已在全國各地生根開花。有關部門統計,全國淮南牛肉湯年產值達200億元以上,從業人員在20萬人以上。從天山腳下到香江兩岸,從東海之濱到雪域高原,食客都能覓得淮南牛肉湯的美味。趙陽說,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要吃上正宗牛肉湯,還是要在淮南。確實,每天清晨,淮南市的大街小巷都飄蕩著牛肉湯的香味。每家牛肉湯店的生意都十分紅火,人頭攢動,都有自己固定的主顧;茨先税衙刻煸缟铣陨弦煌肭逑銚浔堑呐H鉁,當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在江淮游子心中,淮南牛肉湯已不再是一種地方小吃,它代表了思鄉情結,是一種揮之不去的記憶,是一種日夜思念的味道,是一道寫滿鄉愁的靚麗風景,是一張引以為傲的文化名片。
圖一、二:壽縣街頭的淮南牛肉湯。
圖三:壽縣作家趙陽(記者 張雪峰 通訊員 史學輝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