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過年放炮是老傳統,很多市民都覺得“不放炮就沒年味兒”。然而,今年沒有煙花爆竹的鳳臺縣城卻顯得異常寧靜,彰顯出濃濃的文明新風。
“往年過節,我們都會到煙花爆竹銷售點提前買好各式煙花,今年既然政府倡議不燃放,我們就積極響應,不買了。”家住鳳臺縣城關鎮鳳凰花園的葛先生說。
“以前我們年后開業都會燃放爆竹,以增添人氣。年前有人到店里宣傳,禁燃禁放,大家也都積極響應不放‘開門炮’了。其實,我認為放不放鞭炮和生意好壞沒有必然聯系,貼著紅對聯也很喜慶,也能招財嘛。”鳳臺縣農水路新生活廚衛老板李先生對記者說,以前年后開張時都會放些“開門炮”,寓意讓自己在新的一年中財源滾滾、諸事順利。但是,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作為商家需要在產品質量上下功夫,需要在改善服務上動腦筋,放不放鞭炮絲毫不會影響大家的消費選擇。“守護‘天空藍’,人人有責。不是有句老話嘛,悶聲也能發大財。”
燃放煙花爆竹是我國幾千年來的傳統習俗,一度為群眾的節日增添了歡樂和喜慶,但隨著社會發展,燃放煙花爆竹所帶來的負面效應逐步顯現,特別是當前環保壓力與日俱增,安全問題日益突顯,這一習俗已逐漸成為影響發展的重大問題。為此,鳳臺縣結合實際,制定出臺了《鳳臺縣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管理工作實施方案》,劃定了縣城關鎮和鳳凰湖新區為全面禁放區,全縣所有國家機關、人民團體、醫療機構、山林苗圃、企業經營場所、養老院、福利院、救助站、中小學校及高層建筑等區域為禁放點。
“日前,我們和多部門聯合舉辦了‘移風易俗迎春節 禁燃禁放倡新風’主題宣傳活動,宣傳效果達到預期目的。”鳳臺縣煙花爆竹禁放辦有關負責同志告訴記者,活動現場融合了承諾簽名、文藝演出、聯合宣傳等新的宣傳方式,現場氣氛火爆,群眾踴躍參與,取得了非常好的宣傳效果。同時,該縣還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短信平臺、大喇叭等手段,通過發放宣傳資料、流動宣傳、入戶宣傳等形式,廣泛宣傳煙花爆竹禁放、限燃的區域、時間以及注意事項等相關規定,形成轟轟烈烈、鋪天蓋地的強大聲勢。
該負責同志告訴記者,對慶典、婚慶等服務經營者和物業服務、賓館、酒店等單位,對服務對象或者服務區域違反規定燃放煙花爆竹行為不勸阻或者不報告的也會得到應有的處罰。
“我們對來這里訂餐和舉辦年會的顧客都會提前告之禁燃禁放煙花爆竹等事項,顧客都能理解,也很支持我們的工作。”鳳臺縣城一餐飲經理告訴記者,他們早就收到禁燃禁放通知。“當時還害怕顧客會有所不滿,沒想到,顧客們一聽不能放鞭炮,都表示支持,鳳臺縣市民的文明程度真的提高了。”
“零點鐘聲敲響后,在微信群里,朋友們都是在聊沒有聽見炮聲的事情。”在城關鎮居民李梅看來,鞭炮禁放以后,雖然少了一項過年傳統項目,但是卻不影響年味。“過年,就是一家人團圓在一起吃飯、聊天、看電視。”李梅說:“放炮固然可以增加節日喜慶的氛圍,但是卻并不是過年最核心的組成部分。既然影響環境又有安全隱患,不符合時代的習俗就應該慢慢被時代淘汰。”
2月5日大年初一,天還未亮,環衛工人楊歲蘭便早早起床,簡單洗漱后,穿上工作服來到鳳城大道,開始一天的清掃工作。“清晨路上車少,早起干完活,再回去吃早飯。”楊歲蘭告訴記者,“以往春節期間是我們最忙的時候,但今年由于我市禁止燃放煙花鞭炮,垃圾明顯下降,大大減輕了我們的工作量。沒人放炮了,縣城干凈多了,我們輕松不少,感謝大家對我們工作的支持。”(記者 劉銀昌 通訊員 朱紅穎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