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鳳臺縣錢廟鄉高莊村貧困戶家中暖意融融。該鄉婦聯、團委組織巾幗志愿者、婦聯干部一行20余人兵分二組,深入全鄉每村貧困戶家中開展志愿幫扶活動,為貧困戶打掃衛生,宣講扶貧政策,用實際行動拉近了和貧困戶的距離。
自2014年以來,錢廟鄉舉全鄉之力,采取精準、全面、超常規的措施,聚焦4個貧困村的扶貧開發工作、緊盯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82戶1958人,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和勇氣,牢牢抓住國家扶貧開發一攬子政策落地的有利機遇,著眼于扶真貧、真扶貧、真脫貧,精準把脈、分類施策,以“五個一批、六個精準”為導向,切實打好脫貧攻堅這場戰役,讓全鄉貧困群眾過上幸福日子。
脫貧攻堅,黨員干部為引領。通過進行全面的調查摸底,按照精準識別,錢廟鄉對582戶1958人貧困人口全部進行了建檔立卡,對每戶貧困戶都落實了幫扶黨員干部實行一對一幫扶。了解貧困戶實際需求后,結合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民政保障、社會解貧等幫扶政策措施,量身定制脫貧計劃,進行掛牌公開幫扶。“除了上級安排的扶貧工作隊,我們本鄉的黨員也分別包戶負責,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出出主意、跑跑腿、服服務,力所能及地幫一幫,促使大家共同發展。”錢廟鄉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脫貧攻堅,產業發展是重點。2018年該鄉合理科學謀劃扶貧項目,立足全鄉貧困戶及貧困村實際,因戶施策、因地制宜,該鄉三個貧困村分別申報了錢廟鄉張池村生豬標準化養殖扶貧基地、錢廟鄉圩西村生豬養殖扶貧基地、錢廟鄉陳圩村稻蝦立體生態種養扶貧基地項目,每年可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1.9萬元。其中,張池村生豬標準化養殖扶貧基地帶動10戶貧困戶,共計發放分紅資金1.9萬元,錢廟鄉圩西村生豬養殖扶貧基地建設帶動25戶貧困戶,共計發放分紅資金1.9萬元,錢廟鄉陳圩村稻蝦立體生態種養扶貧基地項目帶動25戶貧困戶,共計發放分紅資金1.9萬元。劉樓貧困村申報了錢廟鄉劉樓村合作社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帶動22戶貧困戶,共計發放分紅資金0.9萬元。與此同時,繼續開展直補到戶項目。嚴格按照貧困戶申報村級核實及公示等程序,2018年該鄉開展直補到戶項目,涉及種植業、養殖業等領域,共組織276戶貧困戶參與到直補到戶項目中,對貧困戶自主發展種植業、養殖業進行補貼,共計補貼金額13.15445萬元。在推動貧困戶持續增收的同時,繼續推進4個已出列貧困村的集體經濟收入、基礎設施建設的夯實鞏固工作,為已出列貧困村的持續穩定發展保駕護航。
脫貧攻堅,政策兜底是保障。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養,臨時救助,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大病救助,教育幫扶雨露計劃,危房改造……錢廟鄉切實落實好一系列民生政策,確保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都能夠有飯吃、有房住,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截至9月底,給予全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醫療資助總計2510人次,總費用524227元;共計給予507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發放教育資助423750元。脫貧攻堅,帶來的變化是全方位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不斷提速,美麗鄉村入畫來。村組公路全面拓寬,主干道白改黑實施完成,學校、鄉衛生院及村級衛生計生服務室、敬老院等設施不斷完善,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經過幾年努力,我鄉4個貧困村全部出列,2018年擬脫貧5戶14人,尚有貧困戶18戶67人有待脫貧,我鄉將再接再厲、精準發力,盡快讓67人脫貧,讓全鄉群眾共享發展成果。”錢廟鄉相關負責人充滿自信地說。(記者 劉銀昌 通訊員 岳 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