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18年,我市上下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堅定信心,迎難而上,扎實工作,保持了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朝著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邁出了新的步伐。預計,2018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1130億元,增長4%。
2018,淮南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預計,服務業增加值比重提高0.7個百分點,非煤電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分別增長23%、17.5%。
2018,淮南項目建設扎實推進。中安煤化一體化項目一期建成中交,引江濟淮淮南段、網云小鎮等開工建設,商合杭高鐵淮南段及站點、恒大陽光半島、皖江物流綜合碼頭、光電產業園等加快推進,淮滁高速、蓋天力醫藥產業園、中儲糧淮南直屬庫等建成投用,總投資27.8億元的謝家集重點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項目獲國家批準。
2018,淮南發展活力加速釋放。高新區升格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合淮產業走廊規劃獲省政府審議通過,成功創建“中國成語典故之城”。各類市場主體增長30.7%,新增“四上”企業134家,授權發明專利410件。實現直接融資255億元,金融機構貸款增量創歷史新高。
2018,淮南質量效益持續提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溫和上漲,城鎮新增就業6.1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88萬人,43310人脫貧,44個貧困村出列,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記者 李鈞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