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年輕人都熱衷“海外代購”,微信朋友圈中有大量的代購信息,名牌包包、鞋子、服裝、化妝品等應有盡有。近日,田家庵區人民法院就審理了一起因網上代購買錯商品而鬧上法庭的買賣合同糾紛案件。在法官的調解下,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并當庭履行,獲得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2018年1月20日,原告孫某通過網絡找到被告朱某,請朱某幫其代購一條奢侈品牌皮帶,并發圖片向朱某確認款式及尺寸,確定代購該產品為3400元人民幣。孫某收到貨后才發現朱某買錯尺寸,提出要求朱某幫其更換貨品或退款。朱某認為,孫某指定的尺寸已在國內斷貨且自己跑到外國帶貨亦花費不少,雙方僵持不下。
接到此案后,法官通過電話多次給雙方進行溝通,在感到雙方態度有所緩和之時,法官及時通知雙方到庭調解,并要求原告把涉案皮帶帶到法院。通過法官耐心勸說,原告退還被告皮帶,被告退款給原告3100元,調解協議簽訂后,雙方當場履行完畢。
(記者 廖凌云 通訊員 馬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