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字如晤。
一直相信,有一種文字,是可以一見鐘情的。無需繁復辭藻,抑或深情告白,只幾個漢字的簡單組合,便能秒奪人心。簡約之中蘊藉無窮,清淡背后五味雜陳。每默念一次,心就會更軟一些,靈魂就會更澄澈一些。生命的極致是最后的波瀾不驚,感情的極致呢?是平靜下的澎湃洶涌吧。
這世間,大悲和大喜都是無形的,能夠示人的,從來就不是最真的。
見字如晤,別來無恙。
素箋,飛墨。
紙短,情長。
那時年少,春光正好。昏黃的暖陽,鋪灑案頭,心情也一時絢爛起來,可是,手中的筆是澀的,思來又想去,斟酌復斟酌,鄭重地寫下“見字如晤”這四個字后,便再沒有別的話語。如同一種儀式,因為太虔誠,太珍視,所以才會太遲鈍,太小心。想來是情竇初開吧,唯恐某個不聽話的字無意中泄露了秘密,亦唯恐某個反復錘煉的詞沒能無意中泄露秘密。
見字如晤,只是那個人,也會想見嗎?
有時候,很想鋪開信紙,寫一封信,卻不知能寄給誰。是十年后的自己,還是廿年后的孩子?那些屬于書信時光的人,都已經離我遠去,時過境遷,大抵如此,縱相逢能識,亦難話從前。懷舊的人注定是孤獨的,回不去的記憶注定是刻骨銘心的。每一天的逝去都在告訴自己和昨天的緣分已盡,生命中從來不會有重來的東西,這是多么讓人恐懼和無奈的事。可是,依然不珍惜,或者,根本不知該怎樣去珍惜。
科技發達的今天,人的耐心也變得空前稀缺。上一秒的問題希望下一秒就被回答,沒秒回的結果就是陷入無盡的猜測和懷疑。渴望見的人打開視頻就可以立刻出現眼前,一張車票就可以立刻來至身邊。中間的時光就這樣被略去,人生就這樣少了很多生趣。含蓄之美被抹殺,等待之煎被淡化,醞釀的深情讓步于急功近利的表白……走得太急了,靈魂也會變得蒼白。
近日讀詩,愈發羨慕起古人來,只是這種羨慕總是一廂情愿的,若古人泉下有知,必謂我不知好歹。我無法去感受真實的古代生活,卻兀自向往昔年的溫暖時光。臨窗對弈,伏案習書,高樓望斷,漏聲聽絕……有愜意,更多卻是悲戚。度日的艱辛和寂寥中,有多少黃花委地,多少千帆過盡,就有多少相思混著淚水匯流成河。那一紙見字如晤經歷了多少烽火流離和輾轉,那一聲別來無恙勾起了多少牽掛和憂傷。
悠悠長江水,不見舊人歸。
對書滿眼淚,難共青山言。
時至今日,最憾之事,是沒能練就一手飄逸的書法,終體會不到在宣紙墨香中馳騁宣泄的快意和飄逸。但這并不影響在鍵盤代替了手書的今天,依然喜歡靜心寫字的時光,那是塵世喧囂中唯一的出口和撫慰。
不問過往,不問來路,墨香不退,詩意不絕。
眉目之間,輕展光陰的命脈,久別歸來,愿你我,仍是少年。
(田家庵·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