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
|
|
|
|
|
|
|
|
|
 
首頁 > 文體新聞 > 大通“萬人坑”教育館背后的故事(一)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以更高標準推進生態(tài)修復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yè)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tài)
 重視城市發(fā)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大通“萬人坑”教育館背后的故事(一)
【字體: 】 發(fā)布時間:2017/8/9 7:12:04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wǎng)站和媒體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wǎng)站,在使用本網(wǎng)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wǎng)”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wǎng)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牢記歷史,珍愛和平。今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在世界反法西斯斗爭中,中國人民通過艱苦卓絕的抗戰(zhàn),最終贏得了反日本法西斯斗爭的勝利。大通“萬人坑”是日本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在淮南犯下滔天罪行的歷史鐵證,為了讓世人牢記歷史,不忘國恥,大通“萬人坑”教育館和有關部門正在計劃出書,藉此契機,淮河早報、淮南網(wǎng)記者分別采訪了多人,挖掘出圍繞“萬人坑”教育館及其它侵華日軍淮南罪證遺址建設保護背后的故事。

全國游客蜂擁而至,54個講解員不停講解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淮南大通煤礦“萬人坑”是階級教育館,那是其歷史上最“輝煌”的一段時間,全國各地約1000萬人次到此參觀、吃憶苦飯、接受教育。

徐州的陳先生,至今還記得當年來大通“萬人坑”參觀的事情,他說當時,廠里100多人一起來到淮南,因為人多還是打著廠旗來的,一路上都是非常引人注目的。

徐先生清晰地記得,在飯前,還有一個老礦工為他們做了憶苦思甜報告,這位老礦工回憶了解放前當?shù)V工的苦難,又暢談了解放后的幸福生活。

說起上世紀70年代大通“萬人坑”當年的“盛況”,80歲的杜文彩至今記憶猶新,他說那時每天全國各地過來的人沒有一萬也有八千,當時杜文彩在大通機廠從事文藝宣傳工作,也編排過一些話劇節(jié)目給這些遠方來的“兄弟姐妹”觀看。

杜文彩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wǎng)記者,由于來的人太多,大通萬人坑教育館安排了54個講解員不停地講解都忙不過來,這些講解員有些是被壓迫過的老工人,有些是工人子弟,他們的切身故事也讓許多來參觀的人聽完講解后都流下了眼淚。杜文彩說,他曾經(jīng)參與編著過《礦山怒火》一本,這些故事都寫在里面了,當年這本書大家都爭相購買,發(fā)行量達到了60萬冊。

淮南連接線建設專門為保留“炮樓”改道

位于淮南洞山東路的日軍炮樓,即大通站后碉堡,因其在大通老火車站站后而得名,距原鐵路線僅十幾米。日本侵華期間,為了掠奪煤炭資源,日寇在大通地區(qū)修建了許多碉堡,站后碉堡系日軍為了監(jiān)控大通礦區(qū),于1939年秋修建的軍事設施。該碉堡為磚石水泥結構,外表為圓筒形,上小下大,底部直徑6米,水泥抹面,上下三層,高度為14.1米,是日寇在大通修建的碉堡中最高的一座,是控制東西交通的制高點。1986年7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把站后碉堡等作為日軍侵華鐵證列入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站后碉堡與大通“萬人坑”等九處侵華日軍淮南罪證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本世紀初,因經(jīng)濟發(fā)展需要,淮南市開啟了合徐高速公路淮南連接線的建設。為留住日軍侵華罪證,還曾有一段連接線建設特地為這個炮樓“讓道”的佳話。

從2001年啟動至2004年建成通車,合徐高速公路淮南連接線建設歷時3年。淮南市博物館館長沈汗青先生回憶,站后碉堡原在路邊,由于連接線道路大大拓寬,規(guī)劃線路正好要穿過炮樓。這座炮樓當時是省文物保護單位,在規(guī)劃論證過程中,淮南市文化部門將此情況報告給省文物局,省文物局派出以副局長帶隊的專家,專程到淮南展開調(diào)研。

座談會上,就這座炮樓去向有三個方案供探討:一是整體搬遷,二是切塊搬遷,第三個方案則是原址就地保護。前兩個方案中,炮樓的搬遷落地就在“萬人坑”教育展覽館旁,其中第一個方案是連接線建設方最希望的,連接線道路可取直,也方便工程作業(yè)展開。而第三個就地保護方案,規(guī)劃設計要改,至少還要多出200萬的費用。

省文物局專家提出,鑒于日本右翼勢力及當局對侵略戰(zhàn)爭的美化和對侵華歷史的否認,建議對日軍炮樓進行原址就地保護。如若搬遷至“萬人坑”教育展覽館旁,那些否認侵華戰(zhàn)爭的日本人就會“不認這個賬”,甚至會反過來說是我們偽造的。這樣的建議也得到了大多數(shù)人的認同。

由當時分管連接線建設的副市長主持召開的市政府協(xié)調(diào)會上,市交通局、市建委及連接線建設方多方人員參加,最終,市政府協(xié)調(diào)會對站后碉堡作出原址就地保護的決定,也因此,合徐高速公路淮南連接線特地為炮樓“讓道”,筆直的大道在炮樓的旁邊扭了一個彎,這段連接線后來改名為現(xiàn)在的洞山東路。其時,經(jīng)歷長期風雨剝蝕的炮樓已然渾身斑駁,傷跡累累,之后,文保單位又對其進行防腐修繕,這座保留下來的炮樓也為淮南留下了合力保護歷史文物的佳話。

“萬人坑”旁立有美化侵略戰(zhàn)爭的日寇“功德碑”

大通“萬人坑”慘絕人寰,但是,一手造成這出慘劇的日寇統(tǒng)治者,卻時時不忘用欺騙的方法為自己涂脂抹粉,掩蓋真相,愚化、奴役中國礦工,誘騙不明真相的窮苦人源源不斷來到煤礦勞作,以達到日寇“以人換煤”、“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的目標。

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斗爭勝利60周年,各地展開紀念活動,一些日本侵華史料被發(fā)現(xiàn)和重新認識,當年的《淮河早報》對此多有報道,其中一篇《“萬人坑”旁發(fā)現(xiàn)日寇“功德碑”》便是對日寇美化侵略戰(zhàn)爭的揭露。

2005年,本報記者得到線索——大通“萬人坑”旁有一塊日寇監(jiān)工所謂的“工化淮南”的“功德碑”,淮河早報、淮南網(wǎng)記者前往探查,在“萬人坑”展覽館旁的茅廁山墻,看到了這塊“功德碑”。當時這個廁所簡陋破敗只能稱為“茅廁”,“功德碑”的石碑被巧妙利用作為山墻起到遮擋的作用。

“功德碑”上的“工化淮南”四個字帶有明顯的日本殖民色彩,當時在淮南礦業(yè)集團檔案館多年研究礦史的王佑樓老先生介紹,日軍占領大通煤礦后,一批日本人作為監(jiān)工強迫礦工勞動以掠奪我更多煤炭資源。

據(jù)記載,從1938年6月至1945年9月,日寇從淮南總共掠奪煤炭405多萬噸。并且,他們開采既沒有計劃,也不顧生產(chǎn)秩序,把一個蘊藏豐富的淮南煤礦糟蹋成“礦場險象叢生,井筒走動,下風道時斷,水倉淤塞,巷道坍塌”的百孔千瘡的局面。

王佑樓評價,“一塊日寇監(jiān)工‘工化淮南’的所謂‘功德碑’,卻成為了侵略者瘋狂掠奪淮南煤炭資源的新證據(jù)。”

本網(wǎng)報道以后,這塊作為侵略者瘋狂掠奪淮南煤炭資源的新證據(jù)的“功德碑”被更多的人所知曉,其后,大通“萬人坑”展覽館在重新修整中,將這塊所謂的“功德碑”從廁所山墻移走,現(xiàn)保管在展覽館內(nèi)。

圖一:大通“萬人坑”教育館
圖二:日軍侵華罪證“炮樓”
圖三:日寇“功德碑”

(記者 李嚴 張雪峰 )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wǎng)宣備3412015007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4120190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wǎng)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lián)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wǎng)"。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wǎng)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股票| 嫩江县| 荣昌县| 西乌珠穆沁旗| 伊通| 临安市| 西充县| 开鲁县| 独山县| 郧西县| 淄博市| 泸水县| 南岸区| 马公市| 乌兰浩特市| 张家口市| 沾益县| 天气| 上杭县| 格尔木市| 东源县| 分宜县| 乌鲁木齐县| 德清县| 犍为县| 凤冈县| 马山县| 久治县| 开化县| 团风县| 临颍县| 茂名市| 焦作市| 和林格尔县| 安陆市| 卫辉市| 简阳市| 鹿邑县| 德兴市| 都江堰市| 墨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