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的時候,我們穿行于城市鄉村,山地和林莽。走了許久,猛然抬頭的瞬間,便看到一片豁然開朗的城市。那里房舍悠然,恍若我們前世的家。時光在這里慢了下來,往事徘徊不去,那洋溢在心間的念想,靜默到無聲,仿佛時間也在這里駐足聆聽。
徜徉在老街悠長的巷道里,屋檐兩旁是舊時的雕花木窗,繁復而古舊,窗紙上隱約殘留著風過的痕跡。一樣的籬笆巷道,以及婉轉閑適的居家小院,一直綿延至繁花綠蔭深處,泥土剝落的墻角,細碎的野花零散地開在風里,似乎許久沒有人來探望的樣子。
巷道里兩旁是低矮的門樓,小院落木窗靠在一旁,并不十分規則,亭臺和閣樓是有的,停靠在夕陽下,錯落中有秩序,散漫中流露出莊重而淡然,寧靜中透著幽遠。
透過窗紙,可看到鄰家的女孩臨窗梳妝的倩影,身姿婀娜,在你心間泛起漣漪。
歲月靜好,青石板上響徹悅耳的腳步聲,從歲月塵埃里漫上來,回憶里透著土香,是童年的味道,一串細微的咳嗽聲,隔著低矮的木門,在爐膛里深處閃亮,蔓生的雜草,早已繞上了臺階,一些粉綠的蟲子在草尖上跳躍,鳴唱抑或沉思,它們甚至一動也不動,仿佛沉迷于一個季節的相思。
很多年來,人們奔走在老街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找尋著一份屬于自己的生活。我每次到來,都會選擇一間僻靜的屋子小住幾日,待到趕街的日子,便可買到當地出產的貨物,比如棉鞋、麻窩或者草編的草帽等小物品,做工精細而又漂亮實惠。
再次造訪老街,是35年后的一個中午,我們來拍攝一組有關老街時代變遷的照片,尋訪一些過去的痕跡,老街的人們打量我們的行裝,用善意的目光歡迎我們,走在碎花飛濺的大路上,空氣中彌漫著食物的香,讓人感到溫暖而安寧。
我們在途中遭遇了一場大雨,淅瀝的雨滴敲打在老街古舊的青石上,叮咚有聲,我們不得不退避到一戶人家的木樓下。男主人很和氣,邀請我們到他家的閣樓上品嘗當地風味,女主人說話聲脆亮悅耳,她很快撥旺了爐膛里的炭火要為我們做菜,我們只好婉言謝絕,隨同男主人圍坐在塘邊閑聊。他麻利地操持著手上的活計,已經在為我們“打油茶”了。
火塘里的炭火燒得通紅,清亮的茶籽在古色古香的茶罐里歡快地歡騰著,冒著絲絲的香氣,有種沁人心脾的濃香。
辭別了小屋的主人,走在干凈清爽的巷道里,街道和土墻熟悉而又陌生,一位年已6旬的環衛工人推著小車忙碌著,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在我的內心深處徘徊不去,仿佛隔著前世的憂傷。我們在老街沉靜的時光里迷醉著。一些事物開始變得清晰,另一些事物卻變得更加模糊。老街的老去不可阻擋,行走的背影在我們的視野里變得愈加陌生,最后隨同老去的歲月一起褪色成一幅幅暗黃色的回憶。
時光流轉,老街不斷長高的樓梯終將阻隔我們遠眺的眼睛,仿佛象征老街的日新月異,而關于老街的記憶隨同時間的潮水涌向了歲月的另一端。
無可奈何,我們終將流落成為老街的客人。
(鳳臺·胡仲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