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女兒搖著我的手央求我帶她去動物園,看著她仰起的天真臉龐,我的心中陡然一動:想想孩子們和小動物真是有一些天然的聯系,她們的一笑一嗔,一哭一鬧,一舉手一投足,都像小動物、小天使一樣可愛!其實,女兒央求我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老師給她們布置了一道作文,題目是《有趣的動物園》,跑一趟也算是“師出有名”。于是,我懶懶地打了一個哈欠,帶著她開車欣然前往。
省城的野生動物園里可真是熱鬧!不同動物的家園圍欄外都擠滿了人,東西南北,坡上坡下,人群一片片簇擁,林蔭道、石凳上也聚集著休憩徜徉者。“長頸鹿園”、“斑馬園”、“熊貓園”、“蛇館”、“虎園”、“禽鳥園”……各種動物七上八下,竄蹦跳躍,野趣鮮活。
女兒拉著我的手一口氣看了好幾個園子,一點不覺疲倦。禽鳥園里,各種鳥兒飛上飛下,五顏六色,有翠鳥、喜鵲、山雀、褐馬雞、鸚鵡、長尾雉、錦雞、畫眉等等,池塘里還游著鴛鴦和白天鵝、黑天鵝……它們在樹林、假山、水塘的方圓范圍內翻飛游弋,有的頗顯大方,有的卻十分怕人,稍有風吹草動便會四散驚逃。仰頭看去,在禽鳥家園的上方有著一個巨大的穹頂似的網籠,是動物園管理方怕鳥兒飛跑而專門設置的,有的鳥兒即便振翅上揚,遇到網籠便被死死攔住,再不能飛到籠子外的云天之上。看似悠游自在的生活,卻是被劃上圈圈的,在這有限的空間內吃喝拉撒,戀愛生子,終老一生。原本翱翔的精靈,卻被這樣定義了未來的生活,看著女兒在池邊與天鵝戲水,我的心頭卻掠過一絲悲憫。
女兒是可愛的,小動物們是可愛的,小小的生靈、小小的天使們都是可愛的。我們為什么要用柵欄把它們圈起來,又為什么要以犧牲它們的自由和歡樂,來滿足自己消遣的樂趣?這樣滿足了旁觀者,但對于它們卻是何等的不公!
生活中、成長中,我們總是“為子女計”,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來為他們設定生活、學習的方向,其實就是設定了無形的網和柵欄,把我們的意志強加給他們。做什么和如何做,孩子們完全沒有選擇權與自主權,必須屈從于我們,而我們卻總是從自我意識出發美其名曰“為他們好!”是的,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引路,但要弄清楚根本的問題,即使這個過程是指引,而不是強壓和束縛!
在這種“以愛的名義”的控制下,原本來日方長、應該無憂無慮的小天使們失去了笑容,原本富于創造的積極性受到了打擊,原本可以因材施教、萬紫千紅的成長被打上了統一的標簽,卻“誤入歧途”,原本可以其樂融融、共享天倫的生活卻劍拔弩張、火藥味十足……
拆去天使身邊的柵欄,唯有自由奔放才能發現特長,激發創造,引領成長,收獲樂趣。就像如今的高考作文、高考試題越來越多元,越來越靈活一樣。不要為孩子人為地設定了一種生活與學習的模式,而是要陪伴她一起成長,指引她生長靈動的天性,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和智慧,從而培養自己的智慧。
想想我小的時候,由于家住在城鄉間。一年四季,可以看日出,伴牛羊,聽鳥語,聞花香,自然的風光、美麗的田園、自由奔放的天性,給心靈提供了成長的沃土。下河摸魚,上樹掏鳥,放牛羊觀察陰晴,割稻麥熟悉農事,雖然里面有一些任性和放縱,但卻讓我們獲得了歡樂、智慧、品德和真正的童年……
“爸爸,蝴蝶!”女兒的一聲喚,打斷了我的思緒。看過去,一只受了傷的蝴蝶正在花叢徘徊。
“走!我們去做一個籠子,把它裝在里面帶回家去!”“不,蝴蝶很可憐,她一定想自己的媽媽。我要把她放了,讓它去找媽媽,自由自在地飛翔……”看著逐漸遠去的小蝴蝶,女兒眼中閃現一絲靈光。“爸爸,今天這篇作文我會寫啦!”
看著女兒,我心中頓時開出了一片花園。動物園之游,不虛此行。
拆去天使身邊的柵欄,煩惱便會煙消云散。
拆去天使身邊的柵欄,未來的天空陽光燦爛。
拆去天使身邊的柵欄,誰說眼前不會有驚喜出現!
(田家庵·萬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