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科幻小說創(chuàng)作
3月中下旬,受安徽文化網(wǎng)邀請,淮南作家錢琨訪談會在合肥進行,多位淮南乃至安徽知名作家及評論家參加活動。
錢琨是科幻懸疑作家,其小說《尋找亞特蘭蒂斯》,入選重慶出版社出版的《2009年科幻名家作品選》,錢琨作品《尋找亞特蘭蒂斯》、《貓語者》入選中小學生課外閱讀目錄,流傳極廣,淮南市多家中小學圖書館中均藏有這兩本書。錢琨寫作風格嚴謹,小說具有深厚的人文歷史背景,文字流暢且不失感性,著重于層層相扣的推理以及氣氛的渲染,科幻構想具有超前意識,已形成“墻內開花墻外香”的文學現(xiàn)象,在外撐起了文學淮軍的一片天空。
活動中,錢琨就科幻小說的美學特征、如何在創(chuàng)作中避免人物符號化、自然科學與歷史學在寫作中的價值等提問一一作答,錢琨認為,科幻作品的最大特點,就是提供給人類對現(xiàn)實的思索,這是科幻作品的生存基礎。錢琨舉出菲利浦.K.迪克的例子,迪克在四十余年前創(chuàng)造的作品,依然能在今天被改編為影視作品,正是因為迪克的作品有對現(xiàn)實及人性的思考。
在談及科幻作品對人類未來的影響時,錢琨談道,“科幻作品是對人類未來命運的指導。阿西莫夫在三十余年前寫下的《基地與地球》中,談到了‘卡片大小的儲存器,能夠存下幾十萬本書的內容’,這個想象最終被人類實現(xiàn),即今天的U盤?苹米髌返淖畲髢r值,就是為我們指導出未來生活的細節(jié)。”
(記者 張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