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援疆教師馬耀輝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政府評為“優秀援疆干部人才”,并記三等功
他,默默奉獻,舍小家為大家;他,堅守崗位,播撒汗水澆灌成果;他,帶病工作,不讓孩子們落下一節課。他就是我市潘集區援疆教師馬耀輝。日前,從安徽省教育廳傳來好消息,馬耀輝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政府表彰的第八批省市援疆工作先進集體和優秀個人中,被授予“優秀援疆干部人才”稱號,并記三等功一次。
2013年,就職于潘集區實驗中學的馬耀輝老師經過推薦選拔,組織考核,最終遴選而出,代表淮南到新疆和田地區皮山縣開展援疆支教工作。援疆以來,馬耀輝老師認真貫徹黨中央的治疆方略,講政治、顧大局、舍小家、為大家,帶著感情、帶著責任,融入新疆、奉獻新疆。他在茫茫戈壁戰勝高原缺氧、沙塵漫天、干燥寒冷、孤獨寂寞、語言不通、病痛折磨、停電、停水等重重困難,立足大漠,守住清苦,迎接挑戰,揮灑汗水。他以愛崗敬業的無私奉獻精神展示著一名共產黨員的良好形象;以培育桃李的信念在祖國邊疆擔當起一位人民教師的神圣職責。
馬耀輝老師在受援學校擔任副校長,負責教學管理、教師培訓工作,他還積極主動承擔民族雙語班漢語教學任務。他經常組織開展課題研究、公開教學、傳幫帶等活動,多次應皮山縣教育局邀請,面向全縣舉行觀摩教學、專題講座、送培送教。援疆期間,受水質影響,他身患腎結石,并引發腎積水。長期伏案工作,又使他患上頸椎病,但他不顧醫生叮囑,不愿住院治療,忍著病痛,堅守崗位,沒有請過一天假。他多次向貧困學生家庭及新疆災區捐款,深受當地領導、師生及社會好評。他所任教的八(1)班漢語學科,學生成績大幅提升。在和田地區統考中,全班43名少數民族學生的漢語平均分高達84.2分,同比增長22.3分;優秀率高達62.8%,同比增長59.7個百分點,創歷史最高。他培養指導的青年教師快速成長,在校、縣及地區教學大賽中有多人獲獎,他指導的學生在地區級演講、書信大賽等比賽中捷報頻傳,為全體援疆教師樹立了典范。他在擔任支教隊隊長期間,嚴以律己,以身作則。在他帶領下,全體援疆教師,勤懇工作,奮力拼搏,使受援學校面貌煥然一新,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攀升,在地區教育局與自治區教育廳組織的教育教學專項督導評估和義務教育階段雙語教育規范化辦學行為檢查中,得到專家組的一致好評,為皮山縣學校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為了促進當地教師快速成長,留下一支本領過硬的教師隊伍,馬老師率先垂范,在和田地區第三屆“京和杯”雙語教師基本功大賽總決賽中,以總分第一的好成績榮獲冠軍,在新疆自治區首屆說課大賽中榮獲一等獎。馬老師在搞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始終不忘刻苦鉆研,不斷提高自身修養,為受援地廣大教師樹立榜樣。他先后在國家級權威CN刊物《中學語文教學參考》、《和田教育雜志》、《和田日報》等刊物上發表多篇文章。出色的工作,突出的表現,讓他得到了新疆社會各界高度贊譽,他先后被新疆皮山縣教育局評為“雙語競賽能手”,被皮山縣委、縣政府評為“優秀支教教師”,被新疆和田地委、地區行署評為“優秀援疆干部”。不久前,他又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政府評為“優秀援疆干部人才”,并記三等功一次。新疆皮山縣電視臺、皮山政府網、《和田日報》、新疆教育網、新疆政府網等媒體多次采訪報道了他的援疆先進事跡。
馬耀輝老師始終秉承援疆人“在疆一分鐘,奮斗六十秒”的工作作風,與新疆各族人民同甘共苦、并肩作戰,把忠誠信念寫在新疆大地、把人生大愛灑在祖國邊疆,為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疆篇章做出了突出貢獻。
圖一:馬耀輝正在給學生們上課
圖二:馬耀輝為學生解決學習上的難題(圖片由馬耀輝提供)
(記者 李舒韻)